课题首页 课题概况 工作指南 专题培训 研究动态 学科建设 成果展示 中期评估 结题材料
结题鉴定书01-03
关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10-20
申报•评审书06-18
课题方案06-18
专题培训
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10-20
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06-23
浅谈自主学习06-22
自主学习06-21
工作指南
《学科教学中培养学…10-17
《学科教学中培养学…03-02
《学科教学中培养学…10-24
《学科教学中培养学…03-23
课题组工作安排10-15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教育科研>>课题网站>>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研究>>学科建设>>语文>>文章内容
《石灰吟》教学设计
发布日期:2017年01月16日    点击次数:      作者:王宏亚    来源:

 

《石灰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诗句的意思。了解石灰的特点。
2.联系作者生平,了解诗句托物言志的特点,体会作者“要留清白在人间”志向。
3.有感情地朗诵并背诵古诗。
教学重点:
了解诗句托物言志的特点。
教学难点:
联系作者生平,体会作者的志向。
教学课时:
一课时。
一、读题导入,直指所吟事物
1、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流传千古的诗——《石灰吟》。读题。吟,是古代诗的一种形式,我们学过的类似的古诗《游子吟》。吟在这里是指?
2、这首诗的作者是——(明朝的于谦)从题目中,我们知道,于谦所赞颂的事物是——石灰。石灰是什么?你见过吗?我们一起来听一听石灰的自述。
我叫石灰。
我的前身是石灰石,住在大山里,勤奋的工匠经过千锤万凿把我与大山分离。将石灰石放入石灰窑中与焦炭混合在一起煅烧,就变成了生石灰。经过烈火的考验,我的主要成分发生了变化,由碳酸钙变成了氧化钙。这时的我外形仍然象一块块石头,但浑身雪白。
如果把生石灰放进水中,水立即就沸腾起来,像水烧开了一样。如果这时碰到人的肌肤,其烫伤程度要远远超过沸水的烫伤程度。经过这次巨变,我成了另一种形态——熟石灰。这个过程把我由块状的石头变成了粉末状的白灰。我的主要成分也由氧化钙变成了氢氧化钙。
不过,这个过程对我而言不算什么。因为只有这样,我才能更好地为人类服务。人们把我洒在猪舍、鸡舍或刷在树上用于消毒杀菌;把我与沙子混合搅拌均匀后用来砌砖,这样砌的砖较为牢固;房子修建好后,还要用石灰浆来粉刷墙壁,让墙壁变得洁白坚硬;许多化工厂用我来处理酸性污水;果农也用我和硫酸铜配成药液来杀菌除虫。
二、初读古诗,抓字眼,明诗意。
1、于谦为什么要赞诵石灰呢?出示古诗,请同学们自己先读一读,把古诗读正确。
2、指名读,正音。学习生字“焚”。
学习古诗一定要字字落实,做到字字不错。(板书:字字落实)
3、再读诗句,读出节奏。
石灰吟
千锤/万击//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4、指名读,要读出韵律美。
读古诗就要读出韵律感、节奏感,抑扬顿挫,使诗歌读起来朗朗上口,才能领略诗歌独特的美。(板书:朗朗上口)
5、默读古诗,想一想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然后小组讨论,解决疑惑。
集体交流:(预设)
(1)“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千锤万击:形容开采石灰原料非常艰难。
锤,锤打。
击,击打、开凿。
若等闲:好像很平常的事情。(《七律长征》中就有“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
·你想到了什么样的情景?(抓住“千锤万击”引导学生想象山石承受千锤万击以及烈火焚烧的情景)。
·见到此情此景,你体会到了什么?(不怕磨难、不畏艰险)
·齐读1、2两句。
好诗就像一幅画,所以我们还要通过想象把诗读的让人感觉诗中的情景都历历在目。(板书:历历在目)
(2)“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清白:指石灰洁白的本色,又比喻高尚的节操。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
·你又读出了什么?
·由这样的石灰你会想到什么样的人?(刚强勇敢、勇敢奉献、勇于牺牲的英雄)
·于谦是不是这样的人呢?
6、(1)(出示)于谦:明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民族英雄。公元1421年,考中进士,他为官清正,不畏强暴,救济灾荒,关心百姓,深受人民爱戴。于谦外出巡按江西,昭雪了被冤枉的几百个囚犯。
这样的人值得我们景仰吗?齐读全诗,读出景仰之情。
(2)(出示)正统十四年,蒙古瓦剌部大举入侵,宦官王振挟持英宗亲征导致英宗被俘,震动朝野。于谦升任兵部尚书,全权负责京师防御。当时朝廷中有些人主张南迁,于谦提出“社稷为重,君为轻”,反对南迁,并拥立景帝,率京师群众击退瓦剌军,使千百万人民免遭涂炭,局势转危为安。景泰八年,景帝病重,英宗复位,于谦却遭受诬蔑被定为谋逆罪,判处死刑。
此时,于谦后悔了吗?他会对自己说些什么吗?引读第3、4两句。
(3)(出示)于谦被杀之后,按例应该抄家,可抄家的官员到于谦家时,才发现于谦家里什么也没有,除了生活必需品外根本就没有多余的钱财。于谦死的那天,阴云密布,天下百姓痛心疾首,齐声为他呼冤。
看到这儿你有什么感想?于谦的一生正像他诗中写的一样:(引读全诗)。
·现在你还觉得作者仅仅在赞颂石灰吗?
师小结:是的,千锤万击、烈火焚烧、粉骨碎身的是石灰,将人生中千万次考验视若等闲,决意把清白留在人间的,却是诗人——于谦。虽然他没有直接写出自己的志向,但透过那被赋予了生命,赋予了情感,赋予了像作者一样具有高尚品格的石灰,我们分明看到了在诗句的背后,站着一个立志清白做人的——于谦。(板书:清白)这种写法就叫 “托物言志”。(板书:托物言志)
7、再读这首诗,感受于谦的高尚品格。
8、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经说过“歌咏言,诗言志。”只有明白了诗人写诗的用意,才能把诗读得津津有味。(板书:津津有味)
9、学习托物言志的诗我们就要像这样——字字落实学字词,朗朗上口得韵律,历历在目解诗意,津津有味悟主旨。(板书)
10、托物言志的诗还有很多,比如郑燮(郑板桥)的《竹石》,你能不能用今天的学到的这四步方法自学这首诗,可以小组合作。
11、交流
4、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于谦,深深读懂了2个字——清白,还掌握了学习托物言志的诗歌的方法。(齐读), 清白是于谦之志,是立身之本!让我们把这首《石灰吟》记在心中(背诵)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牛塘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校 长:陈 子┋电话:0519-69699558   

    苏公网安备32041202001011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