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利用母语环境自主识字
1.让学生掌握三套识字工具:一是汉语拼音;二是笔画、笔顺、偏旁部首;三是按音序、部首查字典。由于九义教材中大写字母的教学安排在第二册的教材中,因此我们在一年级上学期先教会学生部首查字法。
2.自编教材,与拼音教学同步,教给学生识字方法,掌握识字规律。汉字中独体字少,合体字多。合体字中形声字占了80%左右,它的特点是声旁标音,行旁标义。我们根据汉字的构造特点,自编了识字教材,探索识字方法,培养学生掌握字的音、形、义的能力。入学初,我们重点对新生进行象形字教学,因为这些字具有实物的形象,且笔画简单,有的与图形非常相近,字形就容易记住。如:①、教“日”、“月”、等象形字时,我们利用象形字的特点分析字形“红日圆圆”,“月牙弯弯”。②、意义识字,如“森”,很多树木就形成了森林。③、“清”、“情”、“睛”、“晴”等字可以根据偏旁表意的特点学习。④、在学生掌握了一些形声字后,可运用演示法、图示法,让学生掌握一些会意字。如“灭”字,教师可演示火上盖一物,火就灭了,它的音、形、义就迎刃而解了。
3.让学生在生活中自主识字
我们以前的识字教学只是在课堂上围绕课本进行,由于课本所容纳的东西实在太有限了,识字教学仅仅靠几册课本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我们把识字教学向生活中延伸。我们鼓励学生走出校门,到外面看看,多留意生活中的教材,如招牌、物品包装袋、车站名、商店名、报纸、广告、说明书等,并鼓励学生从报纸、广告、说明书、包装纸等来自生活的纸质媒体上剪下自己认识的字粘帖在自己的识字袋里,或记录在课外识字本上。我们还引导学生观看各种儿童节目、新闻报道等电视节目,找到自己认识的汉字,制成字卡,装进自己的识字袋。
4.诵读韵文自主识字
4.诵读韵文自主识字
汉字的特点决定了汉字学习必须遵循“在语境中学习的原则”,即所谓“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我们主张学生通过诵读韵文识字,一是由于韵文朗朗上口,学生学习有兴趣;二是由于小学阶段是学生记忆发展的最佳时期,学生能利用这一优势通过诵读韵文识记更多汉字;三是学生通过大量诵读韵文,可以传承祖国优秀文化。
(二)激发兴趣,自主阅读
1、讲成语故事,以“讲”促“读”。
喜欢听故事是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之一。成语故事通俗简洁,是历史文化的结晶,具有深刻的含义,对小学生有较强的吸引力。为了激发学生对古典文化的兴趣,实现自主阅读,我班开展了每天利用语文课的前五分钟讲述成语故事的活动。先由教师示范讲故事,内容包括成语的来历、意思及引申义;再由口才好、记忆力强、胆子大的学生组成成语故事小组轮流为大家讲成语故事;最后学生在示范作用的引领下按座位顺序上台讲成语故事。为了讲好成语故事,绝大多数学生都会做充分准备,精心挑选、反复练讲,还要把自己讲述的成语故事标题按规定记录在班级成语故事记录本上。整个过程,学生自主阅读、自主选择。上台讲述,不仅锻炼了胆量,锻炼了口才,更重要的是达到了以“讲”促“读”的目的。
2.以“悬念”促“阅读”,诱发兴趣
(1)一篇带多篇,拓展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积极提倡“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多读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在小学阶段,每学期大约有十几篇课文,如果仅仅依靠课本,是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需要的。《语文课程标准》还提出:“小学阶段学生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50万字。”这就明确指出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 因此,我们必须打开课堂教学的大门,打破课内外的界限,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使课内学习与课外实践得以沟通,指导学生进行广泛地阅读。
(2)以“悬念”推介课外读物
为了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我校定期举行“好书推介”会,让老师、学生轮流当主角进行介绍,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介绍者通过声情并茂的讲述,提出一个与原著有关的问题,把同学们带入了一个或有趣,或惊险,或奇特,或令人感动、悬念百出的情感世界里。这时,嘎然收声无不动容地告之:故事情节交错复杂,后面的可更精彩呢,欲知后事,请自读原文。学生被故事的悬念吸引,在享受故事情节所带来的奇妙境界中感受到课外读物的诱惑,主动去进行阅读,这效果恐怕比任何说教都有效。
3留出时间让学生自主阅读
(1)学校每天有20-30分钟的午间阅读。午间阅读时,每位语文教师可以带领全班同学到阅览室进行集体阅读,学生根据兴趣爱好自由借阅。教师也可以组织班上同学把自己的好书带到课堂上来与大家分享。我校图书室里的书大都适合学生阅读,在图书室里选择书的过程,在向同学们自由借阅的过程就是自主阅读的开始。
(2)给足时间课余阅读。我校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布置家庭作业:一、二年级学生不留书面作业,给足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时间,固定每天用20~30分钟进行阅读,双休日稍作增加,充分利用寒暑假,让学生随意阅读。这种自由式阅读符合小学生个性发展的特点,学生可选择自己需要和感兴趣的文章来读,阅读量自然就大大增加。
4.开展相关活动,推动自主阅读
学校每学期会以征文比赛,演讲会、故事会、朗诵会等形式,结合平时课外阅读的情况,评选校级知识小博士,并以此表扬先进,鞭策后进。还会针对小学生天真活泼、喜欢表演等特点有意组织别开生面的联欢会,表演形式多种多样,有背儿歌,吟诵诗词、朗诵散文、表演小品、说相声、猜谜语、编故事等。通过这样的活动,不仅有效地激发了学生们课外阅读的热情,还避免了课外阅读的盲目性,有效地提高了课外阅读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