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巴南区鱼洞四校学生文明素养现状的调查报告
贺习会
随着时代的进步,新时期对学生文明素养的要求越来越高。作为巴南区基础教育的一所窗口学校,我们更着力打造文明四小人。为了提高我校学生的文明素养,我校特别申报了区级德育课题《提高小学生文明素养的途径与策略研究》。在课题开展的初期,我们分别从我校四年级、五年级、六年级各选取了一个班,进行了抽样调查。
从问卷调查的活动看,学生不反感,客观真实的表达自己的文明意愿。综合回收的120分问卷调查样表,发现我校学生的文明素养呈现以下几种情况:
一、都有养成高度文明素养的渴望与期待。
每个孩子都是纯真善良的,他们渴望参与集体活动,渴望和别人友好相处,渴望能与他人主动沟通交流。尊重别人,也能得到别人的尊重与理解。
二、多数孩子有些内敛,缺乏沟通的勇气与艺术。
在问卷调查中,我发现较多的孩子在选择与老师和家长沟通一题时,选择的都是不是经常,有时觉得很难沟通。这个信息就告诉我们老师,在平常的工作中,多开展一些亲子活动,增进学校、家长、孩子之间的交流互动,在活动中打破彼此的矜持与腼腆,把爱大声说出来。
三、孩子们珍爱生命,自觉遵守交通规则
这是个极好的文明现象,他让我们看到随着我国公路交通的快速发展,马路的安全隐患时刻危及孩子的生命安全,可喜的是,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已经深入孩子内心。文明出行,平安出行。
四、需要孩子动手的事情,孩子表现还不够积极主动
这是被宠着的一代独生子女,平时在生活中家人都是倍加呵护,自己动手的机会不多。从表中可以看出,那种无偿的为他人服务的意识还比较淡漠,随手冲厕、随手关水龙头,当志愿者等,学生的兴致还不是很高。所以孩子的小公民意识,参与社会生活的意识,需要学校社区等搭建更好的平台,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民主意识。
五、网络空间的引导与管理
网络已经充分地渗透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小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是虚弱的,因为它是个相对封闭隐私的空间,学生以为他们在网上说过的做过的都可以瞒过老师和家长,是个相对非常自由的空间,他们意识不到网络的伤害是无形的。所以,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我们可以进行网络学习,、网络互动,正面引导孩子对电脑网络的利用。
总之,我校学生基本的文明礼仪还是有的,但是要提高到素养,转变为一种自觉的素质,还是有待进一步引导与教育,搭建更多的平台,不断提高学生的文明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