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学期,课程中心秉持 “诚恒” 校训,紧扣 “让每一个生命牛气地成长”的办学理念,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厚植 “诚朴” 课堂,深耕 “弘牛·五小” 课程,锻造高素质师资队伍,革新教科研模式,着力解决学校发展关键问题,推动学校教育向高品质、特色化迈进,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
一、强化管理,提升课程实施质量。
1.强化课程管理规范,有效落实“双减”政策。课程中心严格遵循常州市中小学课程计划、教学常规要求,细化教学工作三级计划编制要求,明确各学科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进度及教学方法指导,确保课程实施的科学性与严谨性;细化日常教学管理,以“行政推门听课”“教学常规月检查”“开展学科调研”等方式监督课程实施,杜绝随意增减课时、变更课程内容等违规行为,保障国家课程完整性与权威性;严格执行作业管理制度,结合学校“弘牛”教育目标,开展作业优化研究,做到“轻负担、高质量”;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后服务,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学校不断强化课程管理规范,持续推进了“双减”政策的落实。12月18日,学校接受了武进区学校和教师发展中心的教学常规调研。专家团队深入班级进行随堂听课,分别听了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美术、音乐、信息技术、综合实践、劳动和体育等16节课,听取了周小苏副校长题为《守“诚恒”心,扬“弘牛”志》的教学工作汇报,并进行了交流反馈。老师们真实、扎实、朴实的课堂特色给专家们留下了深刻印象。调研组成员认为牛小能秉持“让每一个生命牛气地成长”的核心理念,坚持以生为本,立足课堂,抓实常规,特色明显,效果显著。
2.加强教研组建设,提高课程实施质量。课程中心以《常州市中小学优秀教研组评选细则》为指导,重视备课组、教研组的制度建设、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其组织、引领作用。各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带领组员利用“学研日”,围绕新课标学习、教材分析研究、优化作业设计、课堂教学探讨等主题,开展了形式多样、讲求实效的学研活动。各教研组、备课组还从日常教学的反思中生成研究小课题,并与学校主课题以及实践主动融合,实现日常的教学与教科研有机融合,切实提高了教研组建设水平,让教研组成为促进教师发展和提升课程实施质量的有力支撑。
3.构建科学评价体系,深入推进课程实施。课程中心制定课程实施评价细则,从课程目标达成度、教学内容适切性、教学方法有效性、学生参与度与满意度等维度定期评估课程实施质量;综合运用课堂观察、学生学业测评、教师教学反思、家长问卷调查等方式收集评价数据,形成课程实施评价报告;依据评价结果及时调整课程内容、优化教学方法、改进教学管理,确保课程持续高效运行。构建学生发展性评价体系,摒弃单一成绩评价模式,建立涵盖学习过程、学习能力、品德修养、社会实践等多维度的学生发展性评价指标体系,激励学生全面发展、个性成长,深入推进了课程实施。
4.注重幼小衔接管理,努力丰富衔接课程。课程中心以争创“常州市幼小衔接优质校”为契机,不断丰富衔接课程,做到科学衔接,提升课程实施水平。11月27日,学校迎来了常州市幼小衔接优质校现场评估。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教研员张丽霞、常州市邹区实验小学校长周华、常州市中央花园幼儿园园长张莉明等组成的专家团走进一年级教室巡课,参观班级文化建设,查看学生作业,欣赏连廊美术作品,进行师生访谈,督查学校对于幼小科学衔接理念的实施与落地情况。学校特色课程的实施、浓厚的学研氛围得到了专家团的好评。学校顺利获评“常州市幼小衔接优质校”。
除此之外,课程中心还严格按照规范做好学籍管理工作及融合教育工作。制定阳光招生、均衡分班、控辍保学等工作,做到公开公平、规范有序,无辍学流生;积极参加融合教育培训,做好随班就读残疾儿童管理及个别指导工作,并加强研究,推动此项工作深入开展。
二、加强研究,深化课程教学改革。
1.深度研习新课标,明晰教学改革方向。各学科组、备课组有计划地安排新课标研习活动,开展各学科关键领域与核心素养培育重点专题培训,定期邀请教育专家、学科教研员进校开展新课标专题培训讲座,深入解读各学科核心素养内涵、课程目标体系、内容结构化特征及学业质量标准,结合教学实例剖析教学理念与方法革新要点;组织教师参与线上新课标培训课程学习,确保每位教师深刻领会新课标精髓。同时强理论与实践结合,教师将新课标理念融入日常教学实践,梳理教学目标达成、学生学习表现、教学方法效果等情况,分析教学与新课标要求差距;学科组、备课组定期组织教学反思分享会,交流实践经验与改进措施,选取典型教学片段进行微格教研,循环打磨教学细节,促进新课标落地生根。
2.深化“诚朴”课堂建设,推动教学改革进程。学校根据《武进区进一步深化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行动方案》,进一步深化“弘牛”视角下的“诚朴”课堂教学研究,通过研讨、磨课、评课、议课等方式,提升教学理念,改变教学方式,推动教学改革。本学期,课程中心组织了三十余次教研活动,引导老师将新课标理念深度融入课堂教学全过程,紧扣学科核心素养,精心设计教学活动,追求课堂教学 “三实” 境界,整体提升课堂教学水平。同时加强校际教研合作,与周边优质学校组建教研联盟,开展校际同课异构、教学观摩、学术交流等活动,拓宽教师视野,借鉴先进教学经验;依托网络平台,构建线上教研社区,教师随时分享教学心得、教学资源,形成开放共享、互助共进教研生态。
学校承办的区级活动:11月7日,承办教研协作中一片主题为“聚焦概念教学,发展数学思维”的小学数学专题研讨活动。姜倩莹老师、严慧子老师分别执教《认识10》、《认识厘米》,两节课都通过丰富的活动教学,使学生在充分观察的基础上形成体验,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培养了学生的数感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1月13日,在武进区同步课堂活动中,承中圆老师执教书法课《禾木旁》,她的书法课堂教学轻松流畅,各种方法运用自如。课堂上,承老师不仅传授了书法技法,同时也通过书法课堂让书法美学在教学中无痕渗透,丰富了学习趣味。
11月28日下午,学校承办武进区小学道德与法治“同题异构”教研活动。王暖老师执教《心中的“110”》。王老师将整个课堂创设为独自一人在家的情境,在此情境中与学生共同探讨,面对陌生人、老熟人敲门保持警惕,如何应对的问题,面对危险的境地如何自护的问题,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将生活经验自然带入,基于真实问题,懂得了解决生活问题的技能方法。
学校教师参与的区级以上活动:
11月,张云波老师参与常州市第十九届“名师大学堂”菜单式教师培训,给参与培训的老师作题为《基于儿童需求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特征及实施路径》的讲座,并上展示课《变废为宝有妙招》,向常州市道德与法治教师传达儿童立场的教学理念。
10月,蒋晓娜老师执教协作片道德与法治公开课《生活离不开他们》,蒋老师通过课前调查和走访,让学生感受劳动者们的重要作用,课堂上通过空姐、消防员的模拟体验活动,让学生感受到劳动者的艰辛,从而让学生由衷地发出,感谢劳动者,感恩劳动者的心灵呼声。
12月,许倩雯老师执教协作片英语课《Dolls》,许老师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核心,通过体验、感知、积累和运用等一系列的语言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有意识地观察生活中的人或物,同时形成良好的交往能力。
校级教研活动:
语文教研组:11月7日开展了以“讲练一体,构建弘牛诚朴课堂”为主题的教研活动。戴文君老师执教二年级《葡萄沟》,戴老师立足学生核心素养,创设“到新疆旅游”这一情境,让学生在有趣的语文情境中学习,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语文素养。11月21日举行了以“聚焦核心素养,提升阅读能力”为主题的教研活动。周静怡老师执教五年级上册《月迹》。课堂上,周老师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体会作者细腻的感受和动人的描写,学生在思维的碰撞中情感受到了熏陶。11月26日,开展了以“读写结合,提升核心素养”为主题的专题研讨活动。蒋丹萍老师执教《盼》。蒋老师紧扣教学目标,巧妙地将阅读与写作相结合,通过生动的课堂互动、丰富的教学素材,以及精心设计的读写练习,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真实展现了依托读写结合教学模式,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路径。12月4日,举行了以“以素养为导向,提升复述能力”为主题的语文教研活动。王瑾媛老师执教四年级上册《西门豹治邺》。王老师在主题的引领下设计进阶式的学习任务,在每一个任务下设计好链接式的学习活动,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12月13日,开展了以“基于问题驱动,感受语言魅力”为主题的语文专题研讨活动,周婷老师执教《父亲、树林和鸟》。周老师巧妙借助关键词引导学生想象画面,进行品析体会和朗读的有效指导。
数学教研组:12月10日,举行了以“聚焦核心素养,构建诚朴课堂”为主题的活动。沈君芸老师、阳茜蓓老师分别执教《轴对称图形》和《间隔排列》。两位老师在充分理解教材、掌握教材的基础上,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每个教学环节紧紧相连、环环相扣、活而有序,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应有的凸显,孩子们自主探究的学得到有效落实。
英语教研组:11月14日,开展了以“主题意义视角下的阅读教学”为主题的校级英语新教材专题研讨活动。刘素萍老师执教三年级上册 Unit4 This is my friends的第二课时。刘老师创设了“交友”情境,课堂设计环环相扣、逐步推进,引领学生自主探究。11月20日,整节课教学思路清晰,教学环节衔接自然,设计巧妙,课堂效果好。
道德与法治教研组:10月9日,开展了“基于儿童需求的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与实施”为主题的专题研讨活动,张云波老师执教《父母多爱我》。张老师的课堂提问具有启发性、探究性,有效推进教学目标的实现;加强了学科知识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有了深度思考,有了更高的道德认识。10月17日,蒋晓娜老师执教《生活离不开他们》。蒋老师的课堂从认识到体验,从体验到实践,步步深入,渐渐升华,让学生感悟各行各业劳动者的艰辛与不平凡,并逐步树立正确的劳动观。10月30日,夏欣怡老师执教《公民的基本义务》。夏老师的课逻辑清晰,层层递进,带领学生以宪法为纲,以案例为载体,一起了解公民的基本权利。11月6日,徐天寅老师执教了《这些事我来做》。教学设计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引导学生将课堂情感落到实际行动中,做到了知情意行的统一。12月25日,张晓老师执教了一年级《大家排好队》一课,张老师的课堂注重幼小衔接,通过“领礼物”活动开展教学,在真实的活动推进中,让学生体会到排好队更安全、更文明的道理。12月11日,周静怡老师执教了五年级《传统美德 源远流长》。周老师通过生动的情境创设,引发了学生们对个人与国家命运关系的深入思考,课堂氛围浓厚,学生们激情满怀。
心理健康:11月1日上午,牛塘中心小学开展“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心理健康教学策略研究”为主题的心理健康研讨活动。陈雪老师执教《我的幸福能量杯》。陈老师以“幸福能量杯”的制作贯穿整个课堂,注重学生积极情绪的体验感,落实了体验式教学。
音乐教研组:9月27日,开展了以“小学音乐歌唱教学策略研究”为主题的教研活动。刘晓倩、王佳雯老师分别执教了《游子吟》《哈啰!哈啰!》。刘老师的语言亲切、课堂优美流畅,整节课以诗韵悠悠为主题用音乐感受了诗词的魅力;王老师的课堂灵动,教学中巧妙运用声势动作帮助学生掌握休止以及强弱的变化,通过伴唱的演唱方式让课堂充满了互动性,学生也从中体验到了合作的快乐。11月1日,姜娜老师执教了《送别》。课堂中,姜老师通过歌曲教学、重难点讲解、合唱练习及歌曲展示等教学环节,充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创造了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11月29日,徐钰老师执教了一年级上册《快乐的一天》音乐综合活动课。徐老师从儿童的视角出发,创设“起床、上学、丢手绢”等情境,组织开展唱一唱、说一说、玩一玩的音乐游戏活动,营造出活泼愉快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参与音乐活动的兴趣。顾书娴老师执教了二年级上册《其多列》。顾老师通过歌曲教学、重难点讲解、音乐律动及歌曲展示等教学环节,充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12月12日,王家怡老师执教了一年级上册的《动物说话》。王老师设计了有趣的情境,用歌声与肢体动作相结合,引领学生沉浸式感受音乐的情境,激发了学生的表演欲和学习的热情。
体育教研组:举行了以“打造‘诚朴’课堂,提升学生身体素养”为主题的体育教研活动,冯成柯老师执教《立定跳远与游戏》。冯老师将课的内容渗透到游戏当中,通过创设情境,在生动、活泼、有趣的氛围中完成了运动参与、身体健康、运动技能等领域的教学目标。
美术教研组:10月11日,开展了“打造‘诚朴’课堂,提升学生美术核心素养”为主题的教研活动,龚小惠老师执教了《鱼的纹样》一课,龚老师通过图像识读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鱼纹的特征,启发学生设计鱼纹,学生的创作作品新颖生动、丰富多样。10月18日,贺一乐老师执教《天外来客》一课。贺老师创设有趣的情境,创新设计师生共画环节,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10月31日,陈越老师执教《画人物》。陈老师围绕人物比例动态展开层层递进的教学,引导学生观察人物特征,从不同姿势,角度探究人物速写的线条。11月14日,陈瑜老师执教《纸线绳小浮雕》。陈老师用景泰蓝掐丝工艺视频导入引起学生的兴趣,通过范作欣赏、独立尝试、装扮大树等环节,让学生提高了审美眼光。马茹婕老师执教《诱人的瓜果》。马老师让学生在课堂中摸一摸、摆一摆、画一画,充分注重学生体验和感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科学教研组:9月20日,开展了“基于科学逻辑优化科学探究”为主题的科学专题研讨活动,张璐老师执教了《鸟类》一课。张老师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巧妙地将观察、讨论、实验等多种教学手段融为一体,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充分体现了“双减”政策下提质增效的教学理念。9月30日,王彩霞老师执教了《认识感官》一课。王老师通过游戏大闯关,,让学生在玩游戏的过程中直观认识眼睛、耳朵、皮肤、鼻子与舌头,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探究热情。10月18日,华国兴老师执教了《弹力》一课。华老师通过让学生体验弹力的存在、理解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原理以及感知弹性限度的存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12月18日,牛小开展了校级科学专题研讨活动,武进区科学中心组成员徐伟杰和牛小全体科学老师参加了此次活动。贺沛怡老师执教了《刺激与反应》,贺老师以常见的生活场景作为导入,开展与刺激和反应相关的游戏,利用实验数据让学生意识到人的反应速度存在差异,明白即使是再微小的差异也可能产生显著的影响。12月5日,张铮老师执教《热空气与冷空气》。张老师通过游戏、实验等,让学生自主获取知识,师生互动好。
3.继续推进项目建设,丰富课程改革内涵。课程中心积极推进常州市品质提升暨前瞻性教学改革项目《课程变革:“弘牛”教育思想引领下的“五小”课程建设》的项目研究,精准落实国家课程标准,强化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深度与广度;进行跨学科教学研究,实现课程内容有机融合与高效整合;开展学科课题研究,探究课程建设实施策略;以学生核心素养为导向,深度挖掘 “弘牛” 文化育人价值,全方位优化 “弘牛·五小” 课程体系。
三、以赛促研,提升课程实施能力。
课程中心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教学竞赛,赛前精心组织专家指导团队,为参赛教师提供一对一教学设计打磨、课堂教学模拟演练、教学技能专项训练等全方位备赛服务,赛后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开展竞赛复盘研讨活动,将竞赛成果转化为全校教师教学改进资源,以赛促教、以赛促研,提升教师课程实施能力。张云波老师获武进区首批思政课“金师”称号,夏欣怡、卢祥龙、蒋莹滢等老师分别获区基本功、评优课一二等奖。通过一次次竞赛,教师的课程实施能力有所提升。
为提升学生学科素养,课程中心组织学生参加了区级作文竞赛、英语整班朗读比赛、整班作文调研等,均取得了佳绩。
在今后的工作中,课程中心将守‘诚恒’心,扬‘弘牛’志,继续厚植 “诚朴” 课堂,深耕 “弘牛·五小” 课程,“让每一个生命牛气地成长”。
附:2024-2025第一学期获奖汇总表
序号 | 荣誉名称 | 颁奖单位 | 获得时间 |
1 | 常州市第四批中小学“双减”工作优秀实践案例评选三等奖(卢祥龙) | 常州市教育局 | 2024.09 |
2 | 武进区首批思政课“金师”(张云波) | 武进区学校和教师发展中心 | 2024.11 |
3 | 武进区英语基本功一等奖(夏欣怡) | 武进区学校和教师发展中心 | 2024.12 |
4 | 武进区信息化教学优质课一等奖(卢祥龙) | 武进区学校和教师发展中心 | 2024.11 |
5 | 武进区数学评优课二等奖(蒋莹滢) | 武进区学校和教师发展中心 | 2024.11 |
6 | 武进区第五批中小学“双减”工作优秀实践案例评选二等奖(承中圆) | 武进区学校和教师发展中心 | 2024.08 |
7 | 武进区第五批中小学“双减”工作优秀实践案例评选二等奖(王晓敏) | 武进区学校和教师发展中心 | 2024.08 |
8 | 武进区第四批中小学“双减”工作优秀实践案例评选二等奖(张辉) | 武进区学校和教师发展中心 | 2024.08 |
9 | 武进区第四批中小学“双减”工作优秀实践案例评选二等奖(卢祥龙) | 武进区学校和教师发展中心 | 2024.08 |
10 | 武进区思政课优质教学资源评选活动二等奖(教研成果 张云波) | 武进区学校和教师发展中心 | 2024.11 |
11 | 武进区思政课优质教学资源评选活动一等奖(教学课件 蒋晓娜) | 武进区学校和教师发展中心 | 2024.11 |
12 | 武进区思政课优质教学资源评选活动二等奖(教学设计 蒋晓娜) | 武进区学校和教师发展中心 | 2024.11 |
13 | 武进区小学三年级学生英语整班朗读比赛二等奖(指导老师 刘一黎) | 武进区学校和教师发展中心 | 2024.12 |
14 | 武进区整班作文调研二等奖(陆志琴) | 武进区学校和教师发展中心 | 2024.12 |
15 | 武进区2024年中小学作文竞赛二等奖(指导老师 蒋丹萍) | 武进区学校和教师发展中心 | 2024.10 |
16 | 武进区2024年中小学作文竞赛二等奖(指导老师 杨小丽) | 武进区学校和教师发展中心 | 2024.10 |
17 | 武进区2024年中小学作文竞赛二等奖(指导老师 黄小萍) | 武进区学校和教师发展中心 | 2024.10 |
18 | 武进区2024年中小学作文竞赛三等奖(指导老师 陆志琴) | 武进区学校和教师发展中心 | 2024.10 |
19 | 武进区2024年中小学作文竞赛三等奖(指导老师 张馨之) | 武进区学校和教师发展中心 | 2024.10 |
20 | 武进区2024年中小学作文竞赛三等奖(指导老师 赵玉亭) | 武进区学校和教师发展中心 | 2024.10 |
21 | 全省义务教育优秀单元作业、试题库征集活动中设计的《六年级第二单元作业》入选“名师空中课堂”(张云波) | 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 | 2024.05 |
22 | 张云波《我们的班规我们订》被评为2024“5”彩法治大课堂金课,并向全国推广 | 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 2024.12 |
课程中心
20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