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与经典南京美术教学观摩课学习心得
牛塘中心小学 龚小惠
2024年11月29至12月1日,我与学校三位美术老师有幸参加第36届现代与经典全国小学美术(南京)教学观摩研讨会,本次活动一共展示了12节精彩的美术课,三场特级教师精彩的报告。为期三天的充电学习,收获满满、受益匪浅!
11月29号上午是广东佛山三水中学小学部林静文执教的《佛山年画--威武门神(传统印刷)》和佛山南海区狮城中学严泳仪执教的《开平碉楼-历史的足迹(软版画)》,两位老师展示了她们家乡的文化瑰宝,让学生深刻感受艺术的生动与精彩,认识到美既源于生活,也由生活创造。
接着,广东深圳园岭小学特级教师王鹏以《中小学版画教学与作品欣赏》为题,详细阐述了版画教学的独特魅力和价值。他分享了自己多年来在版画教学领域的经验和心得,以及如何通过引导学生欣赏和理解版画作品,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王鹏老师的报告内容深入浅出,既有理论讲解,又有实例分析,赢得了与会者的阵阵掌声。
随后,王鹏老师还主持了版画工作坊《软板画实操》。在工作坊中,他亲自示范了软板画的制作过程和技巧,并耐心指导与会者进行实操练习。与会者们纷纷表示,通过王鹏老师的指导,他们不仅掌握了软板画的基本制作方法,还深刻体会到了版画艺术的魅力和乐趣。
11月29号下午,南京成贤街小学孙莉老师执教的二年级《中国民间玩具》。孙老师勇于创新,将民间玩具引入课堂,利用实物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向同学们揭示中国民间玩具不仅仅是儿童的娱乐工具,它们还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教育价值。
第二节是成都市东城根小学的特级教师黄勇老师的《我给瓶子穿新衣》。黄老师将瓶子带入课堂,以生活理念为指导,激发同学们对瓶子进行改造。黄老师引入了生活角色扮演,创造情境,赋予孩子们具体的创作灵感。黄老师组织了一个小型展览,让孩子们展示自己的作品。通过这样的展示,学生们不仅能够获得他人的认可和鼓励,还学会了如何表达自己的创意和设计理念。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黄老师成功地将美术课堂转变为一个充满创意和乐趣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们在享受创作的乐趣的同时,也学会了欣赏和尊重传统文化。
第三节黄勇名师工作室的陈凡教师展示的《瓶子大变身》,陈老师继上一课后,继续深入讲解瓶子大变身的课题。她更侧重于从意义的角度出发,强调瓶子改造后的功能和重要性。陈老师引导学生思考瓶子改造后的多种实际用途,例如作为花瓶、储物容器或装饰品。她鼓励学生不仅要关注外观设计,还要兼顾功能性和实用性。紧接着是黄勇老师的报告《小学美术课堂中大单元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11月30号上午第一节是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的刘芳菁教师执教的《水墨山水画——金陵石韵》。她引导学生观察墨色的渐变,归纳出“勾、皴、擦、染、点”等绘画技巧。学生们通过反复观看图片,不断提炼表现手法,并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不同的绘画技法创作作品。
第二节是南京月苑第一小学美术教室季莹执教的一年级《月亮的故事》。季老师以一系列关于月亮的迷人故事为起点,引领学生们深入探索月球的奥秘与魅力。学生掌握了通过各种撕纸技巧来展现月亮盈亏的技艺,还学会了将这些形态与故事内容相融合,创作出充满想象力和情感的作品。
第三节天津市河西区教育中心美术教研员、特级教师魏瑞江执教的《一网打尽》。魏老师坚持“一网打尽”的教学理念,将点、线、面与时间维度相结合。魏老师激励学生们勇敢展示自己的作品,并指导他们将这些点、线、面融合,还教会了他们如何将这些元素融合,创作出富有深度和层次的作品。魏老师强调“致广大而尽精微”的艺术追求,他希望学生们在创作中既关注每个细节,又能从宏观角度把握整体。
下午第一节是南京南京市三牌楼小学美术教师执教的《石头上的百科全书——汉画像石》郑老师从图片入手,向同学们展示了汉画像石的风格,引导他们观察并分析雕刻的细节和特征。课堂上,郑老师还组织了一个小组讨论环节,让学生们分组探讨汉画像石的象征意义。通过这样的互动和讨论,学生们不仅加深了对汉画像石艺术的理解,还激发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尊重。
第二节南京市琅琊路小学美术教师高琳执教的《参观和旅行——现眼包的诞生》。高老师将流行语“显眼包”融入教学之中。通过展示一段个人旅行视频,高老师对显眼包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启发学生成为显眼包的发现者、宝物设计者、琳琅讲解员。课堂上,学生们积极讨论,互相展示创意,气氛热烈。
第三节南京市北京东小学美术教研组长王淼执教的《动物明星》。王老师通过多种剪纸技艺,让学生学习了剪裁、插接以及挖洞插接技术,以及如何巧妙地运用挖洞插接技术来提升作品的立体感和生动性。孩子们的剪纸作品逐渐从简单的线条到复杂的图案,每一步都洋溢着探索和创造的乐趣。
12月1日上午是浙江省缙云中学美术教师潘珣执教的《墨戏人生——走进徐谓》,以徐谓大写意泼墨画谓主题,加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
最后是南京市琅琊路小学美术教师、全国优秀中小学美术教师,特级教师的黄黎敏老师的《好课律:追求有质感的美术学习》精彩报告。黄老师通过具体的教学案例,向我们展示了如何在美术课堂上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创作,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艺术的魅力,提升审美水平。黄黎敏老师强调,艺术不应仅限于视觉上的享受,更应成为心灵上的触动和思考,一种精神上的“质”。
这是一次很有意义的活动,在这次大会上,我们看到现代与经典教学理念的完美碰撞。来自不同地区的优秀教师们展示他们独特的教学风格和方法,让我们领略到小学美术教学的无穷魅力。他们不仅注重知识的传授,更关注学生的核心素养和全面发展,通过生动有趣的课堂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而这次大会的亮点之一,就是那些精心设计的优质课。这些课程不仅涵盖了小学美术的各个知识点,还巧妙地融入了现代教学理念和技术手段,让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看到教师们如何运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何设计有效的课堂活动、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等等。
此外,大会还邀请了多名教育专家进行专题讲座。他们分享了最新的教育理念和研究成果,为教师们提供宝贵的指导和建议。我一直以来对于新课改提出的“跨学科学习”“单元化学习”“项目化学习”“信息化学习”“驱动性任务”,以及今年新苏教版一年级教材理解不够清晰,这次的专家示范课和讲座有了清楚的解释和指导,为以后的教学拨正了方向。
其实大单元教学并不是增加负担,而且让教学更有整体性,更有持续性效果,学生的知识体系完善对教师而言是一种减负。追溯美术起源,深究美术意义,让美术知识学习更有延展性,并且融入跨学科,启发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等,是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需要关注的。
感谢这次的上课老师和专家们,王鹏老师、黄勇老师、魏瑞江老师、黄黎敏老师等等,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最后,我想说,这次大会不仅是一场学习的盛会,更是一个交流的平台。我们可以与来自全国各地的同行们交流教学经验、分享教学心得、探讨教育热点和难点问题。这次培训不仅让我在专业上有所提升,更让我在心灵上得到了升华和成长。我将永远铭记在心,并在未来的日子里不断去实践、去感悟、去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