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登录
首页 走进牛小 新闻中心 工作指南 教育科研 德育纵横 党群工作 班级网站 专题网站
栏目列表
 
 
快速连接
 
 
最新更新
 
牛塘中心小学校长 陈子 01-19
常州市骨干教师 黄曙英 12-29
武进区学科带头人 吕青 12-29
武进区学科带头人 周小… 12-29
常州市学科带头人 蒋丹萍… 12-29
 
  首页 >>教育科研>>校本研修>>学习心得>>文章内容
 
《我的教师教育观》
发布日期:2024年06月28日     点击次数:      作者:周超     来源:原创

《我的教师教育观》这本书是原上海师范大学校长李进教授庆贺上海师大55周年校庆的一份学术献礼。翻开目录页,最让人眼前一亮的就是根据每一章节的主题汇总的案例,像一小节一小节的故事勾起我阅读的兴趣。本书分为了三编十二个章节以素质能力-教学研修-未来展望为逻辑理路,层层递进;本书案例来自上海师大近200位本科生、研究生的投稿且具有真实性;本书是从当代师范生的视角来讲述教师教育创新问题,指明教师教育进一步改革发展的针对性方向,以实现“教育回归”。

一、素质能力:教师应学高、技高、德高

素质能力是本书的第一编,通过新手上路、爱生为根、学高为师、师德为魂四个章节循序渐进的展现出新手教师初入课堂时通常会遇到什么样的问题,承受什么样的压力,需要具备什么样的技能和道德才能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单从案例来看,讲述的都是投稿人自己或者他人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故事,似乎与教师教育毫无关联,但当我们深入分析案例背后的原因时,我们会明白这些案例更像是对问题的反映,是对教师教育敲响的警钟,是让师范生自动代入角色,查漏补缺,从而避免同类问题再发生。这种方式既能向上反推,即,首先对教师实际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从而推断解决问题需要教师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和能力,然后从源头阶段开始培养师范生的问题解决意识,让他们明白当前时代对教师素质的要求,教师素质对学生的影响,培养他们对教育事业的忠诚和对学生的爱心,督促他们刻苦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教育现代化的需要,又能向下延展,对在职教师进行继续教育,增强他们的危机意识和教育机智,让他们学会反思并在反思中成长。

二、教学研修:教学应是师生互动、共同发展

教学研修是本书的第二编,从教师的专业发展、身心健康、教学艺术和反思实践四个维度来刻画当代教师的形象,展现时代对教师的要求。总的来说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决定教学质量的优劣,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以教师、教材和课堂为中心的教学已经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要求,教师教育就需要顺势而变,着重培养教师的教学能力。但当前的教师教育无论是教师的职前培养还是继续教育仍是盲目填充知识,给教师快速“充电”,这严重限制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因此,新时代的教师教育首先要捋清什么是教学,明白教学不仅仅靠教师广博的知识,还要有独特的技巧,真正的教学过程应该是师生互动、共同发展。只有这样,教师教育才能转变为教会教师快速“充电”的能力,实现专业的快速发展。除此之外,也要注重教师教育形式的多样性,给与教师更多的提升选择。比如在本书一个名为“教学交流的魅力”案例中笔者提到自己的一次教育培训经历,与往常的纯粹理论知识堆砌,火急火燎的培训形式不同,这次培训是教师之间的交流活动,可以说是研究教师教育的新视角。交流话题多样,笔者以指导差生学习交流为例,讲述了交流过程中,每一位教师都能发挥智慧,分享经验,意犹未尽,而且在所有交流的教师中,新教师的参与度是最高的,他们能够快速汲取经验,适应教学活动,获得更快成长。

三、未来展望:顺应教师教育的发展趋势

未来展望是本书的滴三编,也是最后一个部分。如果说前两编是对教师素质和教学能力的现实要求,那么这一编就是对未来教师还应该具备什么能力的一种展望。尽管本书出版至今已十余年,但其对建设一流的教师教育的追求仍是我们今天奋斗的主题。正如书中所提及的:具备基本的素质能力、健康的身心,于教育实践中不断收获感悟与反思,在教学艺术上不断升华是作为教师的基础,而真正优秀的教师还要具备对教育管理体制变革的跟进意识、终身学习意识以及教育期望意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将教师教育与国家发展联系起来,实现“贵师重傅,国之将兴”。

1. 什么是对教育管理体制变革的跟进意识邓小平说: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从这个角度来思考,一流的教师教育必然需要一流的管理及体制来充分激发其活力。教师对教育管理体制变革的跟进意识就是不断调整自身以适应教师教育培养模式的创新与转变。

2. 什么是终身学习意识要想给学生一杯水,那么教师一定要有源头活水。教师是引导别人去学习的人,他自己首先应该是一个学习者,是一个爱好学习和会学习的人,只有这样,他所传授给学生的知识才是灵动的,是有吸引力的,是符合时代要求的。所以教师的终身学习意识就是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3. 什么是教育期望意识热爱当下,期待未来。只有心怀教育期望的教师才能真正将教育事业当成其终身奋斗的理想。所以教师的教育期望意识就是教师自身对教育的期待和希望。本书中也提到了一位笔者的教育期望:为孩子升起那照亮未来的北极星。

四、学思撷英:教师教育的三重境界

学思撷英是本书的第三编中的第十二章,单从字面意识上来看,学是模仿,是行动;思是斟酌,是联系;撷英就是汲取精华。本书前十一章中的案例都是从近200位上海师大学本科生、研究生中所筛选出来的符合主题的部分,但未被采用的部分也同样精彩。于是,为弥补遗憾,作者就将未被采用的内容进行梳理和提炼,才有了这一章节。所以这也是我为什么想把它作为独立的部分来谈的原因。本章中由王国维在他的《人间词话》中提出求学的三重境界引申到了教师教育的三重境界,其实正对应前三编的主题:培养教师的素质能力是教师教育的第一重境界;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是教师教育的二重境界;教师对未来的展望则是教师教育的第三重境界。但路漫漫其修远兮,教师教育之路注定是一个长期上下而求索的过程,我们要做的是努力向第三重境界进发,直至突破。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牛塘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校 长:陈 子┋电话:0519-69699558   

    苏公网安备32041202001011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