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践致远,“弘牛教育”步更坚
——牛塘中心小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学校工作总结
秉承“诚·恒”校训,践行“让每一个生命牛气地成长”这一办学理念,一学期以来,学校着眼于精细化常规管理,丰厚办学内涵与底蕴,努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一、 坚持一个中心
学校始终以党的领导为中心。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精神,以党纪学习教育为主线,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规范抓好学校党建各项工作,为擦亮“吾有优学”武进教育名片书写牛小篇章。
1.学深悟透“提神醒脑”
学校党支部紧扣目标任务,以主题党日、“三会一课”、书记讲堂为载体,集中学习与自主学习相结合,打造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的长效机制。党员教师们充分利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党员大学习”、“智慧中小学教育平台”等线上资源,认真研读党的文件书籍,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摘录学习笔记,提升个人理论水平;开展“金句微分享”活动,对习近平总书记金句谈认识、话体会,传承榜样精神,汲取奋进力量;观看专题节目《平“语”近人——习近平喜欢的典故》《榜样8》《一山之隔》等,自觉致敬榜样、主动见贤思齐、践悟初心使命;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等筑牢党纪国法和思想道德防线。通过一系列系统化的理论学习,推动党的理论在基层“落地生根”。
2.精准服务“补钙强基”
学校党支部坚持服务至上,不断创新服务方法,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本学期,深入开展“广结同心,玉兰花开”学生成长关爱行动;积极开展与牛塘镇关工委、青云村关工委、江苏理工大学的携手共建活动;联合牛塘镇关工委,开展“龙游沧海,福满牛塘”春节活动;与青云村委合作共建,邀请“江苏省最美五老”蒋惠刚做“学雷锋,做追‘锋’少年”主题宣讲;与江苏理工大学共建联盟,党团队牵手,雷锋精神助儿童阳光成长;发挥党建辐射带动作用,与牛塘3所幼儿园结对,面向牛塘镇七所幼儿园开展“校园开放日”活动以及“童心零距离”幼小衔接活动等,聚焦思想引领,打通精准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二、 紧扣两个抓手
有序是有效的前提。为保障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学校致力于精细化常规管理;特色是学校发展的命门,学校着力各系列活动,追求项目品牌化,更大效度辐射优势、扩大影响力。夯实基础,做强特色,促使“弘牛教育”再谱华章。
1. 常规管理细致入微
后勤服务与保障中心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加强教育的原则,加大物防、人防、技防的资金投入,从多方面多层次提高学校安全措施;完善学校各种安全意外事故处置预案制度;坚持每日对学校内部的消防、水电、校舍、校园周边环境、校车、食品卫生以及校园网络等方面进行的安全检查,努力创造一个整洁、健康、安全的校园环境。
学生发展中心关注学生健康成长,紧扣每周的升旗仪式,每月的家长讲堂,艺术节、读书节活动以及家长会活动,构建校家社协同育人新阵地;围绕“五小”课程,结合传统节日开展“热辣元宵 滚烫来袭”主题活动,利用三月生命教育月、“五一”劳动节等开展了“润心笃行 学会做人”“相信劳动的力量”等主题活动。学生参与期中,主动体验,滋养生命,品味在成长律动中的幸福滋味。
课程与研究中心制定一系列常规管理方案、课后服务指南等,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通过调研、听课、访谈以及等课堂教学常规考核方式督促各项管理规定的落实。同时以《常州市中小学优秀教研组评选细则》为指导,加强备课组、教研组的制度建设、文化建设,利用统一的学研活动时间,谋求整个团队的发展。
教师发展中心依托“弘牛讲堂”、师德建设月活动、“金牛奖”颁奖以及组织教师集中学习师德师风相关文件,激励大家不断提升自己的师德水平;新教师培训;1358青年教师培训、骨干教师培训,加入名师工作室等多层次的培训活动,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组织课题申报的培训和指导,开展论文写作培训,参加信息化教学优质课大赛等活动,展示老师们的才华。我们还依时据势,修改完善年度考核、教科研考核等考评制度。让制度真正符合实际,真正为人,为公平正义服务。
学期中,行政值日制度也落到实处,关注更全面、细致,“校园百步行”周周有反馈;巡课制度、教学常规检查贯穿教学工作始终,观察点从常规执行情况覆盖到学生学习状态,从发现教学质量、安全问题扩展到寻找新的生长点,为行政决策提供参考,举措更具针对性
2. 特色活动力铸品牌
课程与研究中心以常州市基础教育学校品质提升建设项目暨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课程变革:“弘牛”教育思想引领下的“五小”课程建设》为引领,深入研究开放立体式课程体系建构,全面推进课程变革。站在“五育并举”的高度,在已经建立上下贯通、左右关联的开放性、融合性、实操性相统一的学校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全面推进课程实施、变革,把课程变革融于教学日常。打通学科壁垒,开展跨学科教研活动,实施多元评价;由课程中心张云波老师领衔,积极开展名师工作室活动;围绕“五小”核心素养培育目标,探索校本课程特色建构,不断完善课程体系,实现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的有机整合、基础性课程与选择性科课程的相互融合,为学生个性发展提供可能。
学生发展中心着力于学生心理建设,“心”语“欣”愿活动贯穿整个学期。期初,谢雯燕副校长,王晓敏、桂雪平老师分别以《心有温度,行有智慧》《与春相伴,身心向暖同行》《育一粒种子,生出希望的花》等主题,进行关于心理、家庭教育、教育智慧等分享。期中,围绕“感悟生命律动,守护美好心灵”的主题,严慧子和王瑾媛分别开展了《对欺凌说“不”》《我在集体中》的心理健康教研活动,更进一步提升了心育队伍的专业素养和能力;邀请市十佳心理工作者、市家庭教育工作室领衔人张良老师为六年级学生带来《培养抗挫能力,塑造坚毅品格》讲座;学校还开展防欺凌专题活动,对重点学生群体进行关爱、疏导,防范和遏制校园欺凌,构建和谐校园环境。同时,通过生命教育月、心理讲座、心理班会课和个辅等形式,带动他们融入集体,培养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后勤服务保障中心恪守以人为本、服务至上的原则,做好“放心餐”。首先细化食堂工作人员的岗位职责,严格执行相关制度,完善物品进、出库手续,做到每日进货均有专人验收,严把食材质量关,一旦发现有不合格的食材做到及时退货,保证学生吃到健康、安全、卫生的饭菜。其次按照阳光食堂要求,每天做好入库、出库、配餐、留样等,做到阳光食堂完成率百分之百。定期对食堂员工进行专业培训,针对不良现象及时召开现场会。同时,每周利用学校微信公众号做好食谱公示,公布食堂监督电话,接受社会的监督;校长、食品安全责任人定期到餐厅进行日自查、周自查、月自查并及时公示、整改。严格落实校领导、家长陪餐制度,为学生的饮食安全保驾护航。
教师发展中心研而有“格”。为了拓宽教师们的学习视野,我们创新性地打造了“悦读者”“悦研者”“悦思者”微信公众号学习平台。在这里,我们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教育故事,也可以浏览他人的佳作,感受不同的教育智慧。“悦”系列发挥着悦人的社交属性和学研属性,也渐渐成为老师们线上沟通的聊天室,点赞区。我们期待“悦”系列凭着更强的生命力,向更多的领域开枝散叶,形成“悦”森林,成为老师们、孩子们的“学习氧吧”。
三、 扎实三项举措
1. 实践与宣传共融
从常规管理到特色活动,学校基于传统、基于校情都形成了一套特色鲜明的做法,我们充分利用学校微信公众号、学校网站以及各教育媒体及时宣传。本学期,老师们共撰写通讯55篇,制作微信公众号45条。其中,《从春天里出发》发表于《武进教育》,《在牛塘的春风里感受雷锋精神》、《听“江苏省最美五老”蒋爷爷讲雷锋故事》被常州市关工委录用,《党员团员带着少先队员,志愿服务暖人心》《“五老”和牛塘小学孩子们共庆六一》被江苏少年网录用,《星星火炬引我行,“弘”心向党筑未来》《石榴花开心连心,鸿雁传信武尼情》被“今日头条”录用。每次活动,每个牛小人既是实践者,也是宣传者,在实践中积累、创造并无私分享,在留存印记、宣传成效的同时也促进学校进一步反思工作,开拓创新。
2. 教学与研究同举
教研一体化,教学即研究,是每位教师的共识。老师们在教学中研究教育教学问题,提炼成微型课题,进行针对性研究。继而将共性的问题融合成大课题,积极申报区级、市级、省级课题,集众人智慧发现规律、形成经验。学校教师发展中心研究教师成长密码,1358青年教师培养计划、五级梯队考核办法等,促进不同层次的老师在一次次培训、练习、展示的反复中实现着螺旋式上升。课程与研究中心向课堂要效率,抓住课堂教学研究教学质量的提升,实现同进共赢,学校还组织学科调研,在对数据进行横向、纵向比对的基础上,分析、提炼,组织召开学科经验交流会,让理念落地转变成观念,让传帮带效应从期初的师徒结对拓展到同学科组,整个学科组成员齐头并进。
3. 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并行
把握今天的精彩,构想明天的蓝图,学校的发展才能保持强健的发展势头。牛小行政且行且思,在实践中不断改革。我们对“三牛”精神重新定义,改成勤于耕读的老黄牛、勇于创新的拓荒牛、乐于奉献的孺子牛,更具时代性,更贴合牛小实际。近日,教师发展中心还结合教师意见对《牛塘中心小学教师年度考核办法》《牛塘中心小学优秀教科研个人评比办法》进行微调,并提交教代会,全体教代会代表一致认为新办法更接地气。
一学期以来,全体牛小人发扬“牛”精神,在平凡琐碎的日常工作中以平和的心态、朴实的观念、踏实的行动、创新的精神,规范有序、简约高效地创造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回眸过去,取得的荣誉、创造的业绩是我们不能忘却的记忆;希冀未来,让学校成为全体师生留恋的最美好家园是我们共同的追求。愿每个牛小人都成为最好的自己,努力为牛小增光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