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儿歌》是一首充满童趣的儿歌,介绍了六种小动物的生活习性。整首儿歌句式整齐,富有节奏和韵律,读起来朗朗上口,简明易懂,每一句都是以“谁在哪里干什么”结构组成,充满了儿童情趣。学习这课时,我在熟读儿歌的基础上,联系课文插图和学生生活经验,注重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读准字音,识记字形。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低年级教学应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设计符合年龄特点的识字游戏与朗读活动。因此,在上课伊始,我利用蝌蚪、蚯蚓的谜语导入,学生的情绪一下子被调动起来,字谜的谜底是即将学习的动物名称,这一环节的设计是对生字预习的一个拓展,一方面预习了即将学习的生字,另一方面激发学生兴趣,将游戏导入一年级语文课堂中,它不但能使学生们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而且能够活跃课堂气氛,在丰富多彩的游戏中让学生感受语文并喜欢上语文,从而达到“玩与学”相结合的目的,激发孩子兴趣和表达欲望;在学习生字过程中,以多种朗读活动为载体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在指导写字环节中,采用通俗易懂的编歌诀方法让学生轻松掌握写字要领,进而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借助生动直观的手段,帮助学生建立生字音、形、义之间的联系,加深学生对形声字构字特点的认识,提高识字的效率,再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经验,自主识字,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利用已经掌握的识字经验,生活经验,自学生字,做到看清字形,读准字音,领会字义。
在内容理解上,我借助文中生动形象的彩图,利用图文对照,引导学生理解“展翅飞”“运食粮”“游得欢”“结网忙”等词,其中稍难理解的“蝴蝶花间捉迷藏”,采用引导学生做做动作的方式来感受,增加课堂趣味性。另一句“蚯蚓土里造宫殿”,把蚯蚓在土里松土比作“造宫殿”,也可以展开想象,把蚯矧想象成建筑师,感受蚯蚓的勤劳。
在通过图文对照、动作表演、展开想象等方法理解儿歌之后,引导学生模仿儿歌“谁在哪里干什么”也来编一两句儿歌,完成了语文学习的听、说、读、写训练。今后,应该多设计一些游戏类活动,才能使学生有饱满的热情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