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古诗教学的新维度
——《爱上语文》读书心得
寒假漫步图书馆,在众多的书籍中,王崧舟老师的《爱上语文》如一道独特的风景,吸引了我的目光。这本书不仅仅是对语文知识的传授,更是一次对语文教育深层价值的探索和挖掘。尤其是书中关于古诗教学的观点更是让我深受启发。
王崧舟老师的思辨能力让人叹为观止。他能够从一个看似平常的语文知识点,引发出对生活、历史和文化的深思。这种思辨能力不仅需要深厚的文学素养,更需要一种敏锐的洞察力和对事物内在联系的把握。在他的引导下,我们重新审视那些熟悉的古诗文,发现其中隐藏着无尽的智慧和深意。
比如在解读“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这句诗时,王老师指出我们过去对童趣诗的误解。他提醒我们,不是所有写儿童的诗都是童趣诗,也不是所有含有“儿童”意象的诗都能展现儿童的纯真。这里面所蕴含的情感和意境是多元的,需要我们从多个维度去体悟。又比如在《题西林壁》这首诗中,王老师提醒我们“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适用于描绘所有名山,但诗人苏轼写诗之意不在山,而在自己的心灵感悟。那庐山不是自然的庐山,而是苏轼心灵的庐山。由此,王老师又引申出苏轼写这首诗的前缘,同时还列举了诗人不同人生阶段所写的代表性作品做对比阅读,这不仅要求我们拥有丰富的知识储备,更需要一种开放的思维方式和敏锐的感知能力。
在书中,王老师还通过大量的实例和深入的分析,提醒我们注意诗的背景和历史情境。他强调,在理解一首诗时,不能仅仅停留在字面意思上,更要结合诗人的人生经历、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当时的文化氛围等多方面因素进行考量。我深感这一观点对于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性。在实际教学中,我时常结合诗人的生平和创作背景,为学生讲述一些有趣的故事或历史背景,使他们对古诗的理解更加深入。
王老师还提倡在教学中运用诵读的方法,让学生通过反复朗读感受古诗的韵律和节奏。我在教学中也积极实践这一方法,鼓励学生大胆地读出声音,培养他们的语感和审美能力。通过诵读,学生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古诗的内容,还能够感受到古诗的独特魅力,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此外,《爱上语文》还引导我们对语文教学进行更深入的思考。王老师认为,语文教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心灵的滋养。他鼓励我们摆脱机械的教学方式,用心去感受每一篇课文的独特之处,让语文学习成为一次次心灵的旅行。
总之,《爱上语文》中的古诗教学观点对我有很大的启发。在实际教学中,我会努力将这些观点融入课堂,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古诗的魅力。我相信,只有让学生真正爱上古诗,才能培养他们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