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疆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批示精神,认真落实第九次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深化新时代武尼结对共建、两地中小学生双向交往、相互学习,以纸笔传递少年心声,以书信共话民族情谊,推动武尼共同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民族团结一家亲民族团结联谊活动,持续促进疆内外各族师生、家庭的广泛交往、全面交流和深度交融。
一、活动主旨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疆工作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批示精神,认真落实第九次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坚决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抓紧抓实民族团结教育为基础,借助对口援疆机制和平台,充分发挥武尼两地青少年“万里鸿雁传真情”手拉手书信交友活动的种子作用、杠杆撬动作用、示范带动作用、桥梁纽带作用,不断促进武尼两地青少年学生的交往交流交融,用一封封书信“小窗口”展现新时代民族团结“大舞台”,带动疆内外、兵地间广大学生、班级、学校、家庭互动互联,努力开创尼勒克县青少年交往交流交融的全新局面。
二、活动要点
(一)突出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推进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在武尼两地青少年书信交往交流中深入学习宣传新时代发生的伟大变革和尼勒克过去五年的成就,学习宣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学习宣传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使命任务,学习宣传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战略部署,展现新时代武尼两地青少年的理想信念,青春风采和积极奋进的精神风貌,大力推进两地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
(二)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传承红色基因、践行革命精神、“文化润疆”、践行生态文明、厉行勤俭等为主题,通过书信往来的方式说身边故事、讲家乡新貌、赞祖国发展、悟国家情怀,或寻访民族团结、乡村振兴和改革建设先进事迹和先进人物等,抒发对家乡、祖国热爱的真挚情感,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三)坚持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落实文化润疆工作,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书信交往交流中深挖武尼两地优秀文化、非遗传承等有关内容,发扬自强不息、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传统美德,弘扬求同存异、文以载道、俭约自守等人文精神。坚持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以青少年书信交往交流交融为载体推动形成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好氛围。
(四)突出学生成长交流重点。根据武尼两地不同学段学生成长情况,结合年龄特点和行为特点,围绕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加强正面引导,设置个性化的交流主题,共读一本书、共上一堂课、共跳一支舞、共观一场电影、共同制作一个作品、共同参加社会实践等,引导武尼两地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促进学生在交流中增进了解、共同健康成长。
三、活动安排
采用“主场活动+系列活动+主题日活动”方式进行,重点打造“三个一”系列活动和“五个共同”主题日活动。
(一)主场活动(谢雯燕负责)
副校长担任负责人,学生发展中心专人负责、广泛发动、宣传到位、分步实施,为活动开展营造浓厚氛围。
于2024年3月8日之前与尼勒克喀拉苏乡克什喀拉苏希望小学的哈尼帕.阿力夏尔对接,确定结对班级和名单;
2024年3月10日之前制定学校活动计划并上报武进区教育局备案;
2024年6月15日之前将工作总结、简报信息、优秀书信作品、民族团结小标兵上报教育局思政办。
(二)“二个一”系列活动(孟璐、张辉负责)
1.一封来自远方的书信。2023年12月-2024年6月间开展书信交流评选活动,参与学生主要是五3六7,每个学期至少互寄两封信,书信作品体裁不限,内容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传承红色基因,践行革命精神、“文化润疆”、践行生态文明、厉行勤俭等为主题,通过本人原创、书信往来的方式说身边的故事、讲家乡新貌、赞祖国发展、悟国家情怀。作品立意要高,书写自身思考和感悟,内容丰富充实,富有真情实感,传递正能量。
2.一批感人至深的故事。2023年12月-2024年6月活动开展期间,以短视频、文稿征集等形式同步开展“书信手拉手”好故事评选活动,评选出在“万里鸿雁传真情”手拉手书信交友活动开展过程中涌现的展现各民族青少年同成长、共进步的优秀民族团结故事,尤其以青少年的书信结对带动两地家庭间、学校间互相交流、带头维护民族团结,共同面对在学习、生活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和困难,在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中有较为突出的事例的典型故事。短视频、文稿作品必须是本人原创,时长不超过5分钟,指导老师对内容进行审读,确保内容积极向上,内容优质。
(三)“五个共同”主题日活动(李颖负责)
1.共上一堂主题云团、队课
在“万里鸿雁传真情”手拉手书信交友活动开展期间,紧密结合建队日、儿童节等重要时间节点,共同开展统一线上云团课、队课、民族团结联谊、线上融情营、优秀艺术作品展播等。并积极鼓励少先队员个人通过邮寄书信、家乡特产、民族非遗手工艺品等,加强认识和交往。
2.共度传统佳节
活动开展期间,紧密围绕中秋节、端午节等中华传统佳节等,开展“你来我家吃馓子,我去你家吃月饼”,“共青团爱心生日会”等活动。创新活动载体,结合“视频连线面对面”等形式,互道节日祝福。
3.共做一件好事
进一步创新活动载体,结合“线上同堂课”“共过主题团队日”等主题活动,以志愿服务、青少年社会实践等活动为载体,开展“小手拉大手,最美家庭结对共建”“共做一件好事”等活动,以小小书信朋友,带动武尼两地家庭互联互通,加强两地家庭之间的认识与交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4.共读一本好书
以“共读一本书,争做好少年”为主题开展读书共建活动,指导两校青少年学生共同阅读一本好书,共同体验阅读乐趣,在共同阅读的过程中鉴赏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品,推动两地师生共同交流、共同学习。
5.共画美丽中国
开展视频连线面对面活动,围绕儿童节、中秋节、国庆节等重要时间节点,通过微信、QQ等网络平台载体,结对学生共同展示家乡发展取得的辉煌成就及武进援尼的巨大成就,以“共画祖国”“绘画我的家乡”等绘画形式方式,指导学生同时积极进行绘画作品征集活动。
四、活动组织
(一)宣传启动(2024年2月)。组织动员部署和推进,确定结对班级、结对学生并以学校为单位制定书信活动计划,做到专人负责、广泛发动、宣传到位,分步实施,为活动开展营造浓厚氛围。
(二)组织实施(2024年3月-10月)。每学期至少互寄两封以上交友信,内容要随交流交往逐渐深入。鼓励两地学生在书写信件的同时,常态化开展形式多样的交流学习、分享活动,同时带动两地学生家庭之间的交流互动,深化各民族中小学生、家长交流交往交融,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两地学生心灵深处。
(三)总结表彰(2024年6月-10月)。于2024年6月15日前将工作总结,优秀书信作品、民族团结小标兵报教育局思政办。
五、相关要求
(一)高度重视,加强沟通。根据实施方案,做到统一部署、统一实施、统一总结表彰,扎实推进各阶段活动有序进行。
(二)细化措施,强化保障。要结合实际,拓宽渠道,丰富活动载体,善于收集过程性资料(包括书信、图片、影像、媒体宣传报道等),做好宣传推广,不断把活动推向新高度,把书信交友活动打造成武尼两地共建共享共育的品牌项目,实现活动的长效开展。
(三)加强宣传,提升效应。要充分利用校园广播、网络等媒体和微信公众号等宣传媒体,策划专栏,广泛宣传活动成效、典型案例、先进事迹等,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不断扩大活动的影响力。
常州市武进区牛塘中心小学
尼勒克喀拉苏乡克什喀拉苏希望小学
202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