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根据武进区学期工作意见及我校新一轮三年主动发展规划,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围绕提升教育内涵、提高教育质量的工作重点,积极推进常州市品质提升暨前瞻性教学改革项目《课程变革:“弘牛”教育思想引领下的“五小”课程建设》的研究,落实“双减”政策,强化质量监控,深化教学改革,推进课程建设,提升师生素养,促进学校有特色、高品位发展。
二、主要工作
(一)常规为本,着眼育人,有效落实“双减”。
1.继续推进“双减”政策高效落实。有效落实常州市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按要求开齐开足课程,上齐、上足、上好每一门课,保障学生每天1.5小时锻炼时间;立足学生全面发展,严格执行“五项管理”规定,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严格作业管理制度,研究作业优化策略,改进课后作业的形式、内容和评价;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做到“增效提质”;积极开展课后服务,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构建良好教育生态。
2.规范日常教学管理。根据常州市常规管理要求,进一步对学校教学常规进行精细化管理,从教师备课、上课、作业批改、学生辅导等各个方面进行课堂教学常规考核。课程中心将采取常规检查、听随堂课、加强巡视、开专题研讨会等方式抓好教学常规落实。
3.进行常态化质量监控。本学期将采用课堂教学调研、备课作业常规检查、期末调研等方式对课堂教学、学生学业质量进行监控,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业水平,同时检测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与课程计划的执行力。
4.进一步加强教研组建设。以《常州市中小学优秀教研组评选细则》为指导,加强备课组、教研组的制度建设、文化建设,充分发挥教研组组织、引领作用,利用统一的学研活动时间,由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带领组员有计划地开展高效的学研活动。各教研组、备课组要制定学期工作计划,紧紧围绕新课标的学习、课堂教学变革、作业优化等内容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研讨活动、集体备课活动,从日常教学的反思中生成研究课题,并与学校主课题以及实践主动融合,实现日常的教学与教科研有机融合,切实提高教研组、备课组建设。
5.继续做好学籍管理及教辅读物管理工作。按照上级规定做好学生学籍、教辅读物管理工作,做到公开公平、规范有序,做到无辍学流生。
6.积极做好融合教育工作,安排专人做好随班就读残疾儿童管理及个别指导工作,并加强研究,推动此项工作深入开展。
(二)项目引领,立足课堂,推进课程变革。
1.五育并举,高质量实施国家课程。以“五育并举”的视角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牢牢抓住课堂这一主阵地,深化“弘牛”思想引领下的“诚朴”课堂建设。通过专业引领,开阔教师视野,创生具有“诚朴”课堂特质的课堂文化;组织开展课堂教学研究活动,深化“诚朴”课堂“真实、朴实、扎实”特质;打通学科壁垒,开展跨学科教研活动,实施多元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积极开展“名师工作室”活动。由课程中心张云波老师领衔,开展名师工作室活动,并把活动成果辐射至区、市,推动区域道德与法治学科发展。
2.项目引领,构建学校课程体系。以常州市基础教育学校品质提升建设项目暨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课程变革:“弘牛”教育思想引领下的“五小”课程建设》为引领,深入研究开放立体式课程体系建构,打造多元创新学教方式。
3.围绕“五小”核心素养培育目标,探索校本课程特色建构,不断完善课程体系,实现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的有机整合、基础性课程与选择性科课程的相互融合,为学生个性发展提供可能。本学期,周五下午第一节双周上心理健康,单周上少先队活动、生命教育,包括安全教育、健康教育、法治教育、预防艾滋病教育等各种专题教育;第二节围绕“五小”核心素养,设计并开展富有校本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要求各位任课老师认真制定计划,精心选择内容,规范开展活动,并作好记录,注意资料积累。课程中心将通过抽查上课情况、开展学生座谈等方式落实对课程的管理。
(三)聚焦发展,多管齐下,提升师生素养。
1.借助外力,实现抱团成长。本学期,我们将借力专家引领、对外交流、成长集团等路径,通过多种方式学习先进经验,加强校际间交流,提高课堂教学及课程实施水平,以实现抱团成长。
2.立足发展,提升师生素养。我们将搭建平台,并以各级各类比赛为契机,以赛促练,提高教师业务能力,提升学生素养。
(1)组织“许绍银杯”学生学科竞赛活动。
语文学科:
三月份,举行“许绍银杯”整班汉字书写比赛,方法:一—六年级以班级为单位参加比赛,评出团体奖。
六月份,举行古诗文背诵检测。
数学学科:
六月份,一—五年级举行“许绍银杯”数学计算能力竞赛。方法:全班参加,评出团体奖。
英语学科:
四月份,三至六年级举行 “许绍银杯”英语整班朗读比赛。方法:整班参加,评出团体奖。
六月份,三四年级英语“单词达人”评选。方法:整班参加,评选优秀个人。
(2)搭建平台,促进教师发展。
本学期,将继续开展师徒结对活动,期末评选出优秀师徒;继续对青年教师课堂能力进行考核,使其课堂教学能力得到提高;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基本功、优质课比赛,以提高师能。
三、具体安排
二月份:
1.组织参加期初线上培训活动,组织开展学研日活动。
2.细化常规,检查各科计划制定情况,检查三表上墙、上网情况。
3.上报期初快速报表。
4.组织开展课后服务。
5.组织参加市、区中小学研究性学习优秀成果评选活动,做好研究性学习成果材料收集、撰写、申报工作。。
6.组织参加“双减”案例评比。
7.对学生学籍信息及监护人信息进行核对、完善。
8.开展常规听课活动。
9.组织确定各年级组古诗文诵读目录。
10.常规作业检查。
11.做好循环用书、备课资料发放工作。
三月份
1.市、区级中小学研究性学习优秀成果申报。
2.武进区小学道德与法治优质课比赛。
3.开展课堂教学研究活动、课堂教学考核活动。
4.进行备课、作业、听课、教研组记录检查。
5.举行“许绍银杯” 一—六年级整班汉字书写竞赛。
6.组织参加武进区小学劳动评优课。
四月份
1.组织参加武进区小学生整班写字比赛。
2.三至六年级举行 “许绍银杯”英语整班朗读比赛。
3.开展课堂教学研究活动。
4.开展课堂教学考核活动。
5.组织参加国际数棋竞赛。
6.区小学英语青年教师评优课(教学设计、演课;上课)。
7.开展毕业班调研活动。
五月份
1.区、市五年级整班朗读比赛--课文朗读+绘本阅读(4-5个绘本自选)。
2.组织参加武进区小学语文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
3.组织参加武进区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优质课评比初赛。
4.参加市小学数学、语文等学科学业质量常规抽测(5.17),做好数学国测准备工作。
5.开展课堂教学研究活动。
6.开展课堂教学考核活动。
六月份
1.组织参加毕业考试(初定6月15日)。
2.举行非毕业班期末考试(6月27日),具体事项另行通知。
3.组织参加武进区小学生语文整班朗读比赛。
4.举行一—五年级古诗文背诵检测。
5.举行一—五年级举行“许绍银杯”数学计算能力竞赛。
6.组织三四年级英语“单词达人”评选。
7.做好“双减”工作家长问卷统计。
8.备课、听课、作业检查,开展学生座谈会。
9.评选优秀师徒。
10.做好教学用具、循环教材及各项资料收缴归档工作。
11.做好有关学期结束工作。
12.做好一年级招生工作。
注:第二学期从2024年2月21日至2024年6月30日结束,实际教学时间为90天。小学非毕业班2024年6月27日安排期末考试,小学毕业考试初定于2024年6月15日进行。2024年7月1日起全市中、小学生放暑假。
附学研日安排:
每周一次,地点:各办公室
学 科 | 年 级 | 时 间 |
语文 | 一、二年级 | 周四下午第二节 |
三、四年级 | 周二上午第四节 |
五、六年级 | 周三上午第四节 |
数学 | 一—三年级 | 周二下午第二节 |
四—六年级 | 周一下午第二节 |
英语 | 三—六年级 | 周三下午第二节 |
术科 | 一—六年级 | 周三上午第一节 |
课程教学研究中心
2024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