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二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我们的班级》的第一课。教材针对学生实际,从“教室里面有点吵”入手,通过图片及文字介绍,让学生什么时候应该小点儿声;通过图文故事“做个‘小小调音师’”,启发学生自觉减少噪声;“这里也要小点儿声”这一活动主题通过减少噪声的标志以及出示应该小点儿声的场景,引导学生懂得在公共场所我们要保持安静,不影响他人。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懂得在公共场所应该保持安静,做到不影响他人,通过情景创设、故事交流等活动,使学生了解什么时候应该小点儿声,逐步养成文明的说话习惯,引导学生知道在公共场所应低声说话,不要影响他人。
本课主要采取情境创设法,通过带小朋友到中华恐龙园研学这个情境展开四个环节的教学:
情境一:大情境创设恐龙园游学,这个设计贴近学生生活,而且选择了小朋友最喜欢的外出研学作为情境展开教学,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真实、放松、自然的状态下暴露问题,寻找到教学的起点,并为后续教学做铺垫。
情境二:两次游学挑战书,明理又导行,通过这个环节的教学,引导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小点儿声”,知道怎样“小点儿声”和在哪里要“小点儿声”,现场感非常足,小朋友参与度非常高。同时通过真实情境来暴露现实问题,通过教师的连续追问来明晰小点儿声的意义。通过追问还能由点到面,提炼小点儿声的场合和方法,很好地解决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通过两次情境活动学生前后的变化,做出鲜明的对比,深化价值认识,聚焦小点儿声的场域,并从中提炼出小点儿声的方法,效果非常好。
情境三:学以致用,新情境中的学习迁移,通过在听讲解过程中的争论这个真实复杂情境,展现智慧解决,丰富学生体验,在大情境中对儿童生活、教材内容有所观照。这样的学习迁移是在真实、复杂情境中的能力重构,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解决问题等核心能力。
情境四:运用习得本领,进行课后拓展,通过教学将学习从课堂延伸至课外,丰富体验,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同时通过思辨,是不是任何场合都要小点儿声,培养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辩证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