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批注是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作为首篇课文,《牛和鹅》承担着初步认识批注的任务,本单元还有另外一个语文要素: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心情。文中共有五处批注,大都是围绕人物动作、语言、神态进行的。本课教学注重整合两个语文要素,结合课后习题,巧妙设计了“学习批注、自主批注、强化批注”几个教学环节。
一、学习批注。引导学生先阅读课文,再学习课文中的五处批注,梳理给文章作批注的几个角度:写得好的地方、有疑问的地方、有启发的地方、有体会的地方,指导学生在阅读中认识批注的特点,了解批注的作用,掌握批注的方法。如,对照批注3,设问:“鹅之前很神气,现在很狼狈。作者是从哪些内容中体会到的呢? ”让学生循着批注的思路在文本中走个来回,了解这里的批注是经历怎样的思考得出来的,为后面学习写批注做好准备。
二、自主批注。教师遵循先扶后放的原则,在学完批注的角度之后,让学生再读课文第4~7 自然段,自主作批注,提示学生批注的角度是丰富多样的,让学生在批注阅读中得意得言得法,获得语文素养的提升。如,对照批注 2,设问:作者是怎样把那种惊慌失措写得真实的呢?以问题引导学生关注文本是如何表达的,初步感受用动作描写表现人物心情的表达方法。
三、强化批注。《牛和鹅》这篇课文, 除了让学生学习从哪些角度给文章作批注外,还有体会人物的心情和理解句子的题目,如,说说为什么“直到现在,我还记着金奎叔的话”。我设计了“带问题批注”环节,把写批注和完成课后题结合起来,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并写批注,起到了一箭双雕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