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登录
首页 走进牛小 新闻中心 工作指南 教育科研 德育纵横 党群工作 班级网站 专题网站
栏目列表
 
 
快速连接
 
 
最新更新
 
牛塘中心小学校长 陈子 01-19
常州市骨干教师 黄曙英 12-29
武进区学科带头人 吕青 12-29
武进区学科带头人 周小… 12-29
常州市学科带头人 蒋丹萍… 12-29
 
  首页 >>教育科研>>校本研修>>学习心得>>文章内容
 
《非暴力沟通》读后感
发布日期:2024年01月22日     点击次数:      作者:张晓     来源:原创


读一本好书,犹如跟一位智者交谈。非暴力沟通就是这样一本触动心灵的好书,这是一本值得教育工作者阅读的心理学著作。作者马歇尔·卢森堡通过讲述自己与不同的人沟通的真实案例,提醒我们在与他人沟通时,要关注自己与对方的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这样能在沟通过程中培养出尊重与爱,有利于双方和谐关系的形成。

作为教师,无论是在与学生还是家长沟通时,积极、良好的沟通方式都是必不可少的,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误会的产生,促进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形成,有利于我们教育教学工作的展开。作者在书中提出了非暴力沟通的四要素: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即观察对方的行为和产生的后果,而不作出任何主观评价;表达自己的具体感受而非想法;直接表明自己的需要和期待而避免批评;提出具体的请求而非命令。

读完此书,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我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有时当学生少写了部分作业,我会生气地质问:“你怎么又没完成作业?”而我本可以客观且不做任何评论地描述其迟到这一行为:“昨天的作业你少写了5个词语。”我的话可能会让他产生负面情绪,沉默以对,因为他觉得老师的这句话不对,明明自己已经完成了一部分作业了。有时,大扫除却有个学生无所事事的时候,我会想:大家都在劳动,他怎么躲在这里偷懒呢?其实,我对他的这一评价实际上反映了我的价值观和需要,事实上,我只是为他没有参与到劳动中来的行为感到失望,想对他进行教育。有时,两位同学交上来一模一样的作业,我会对抄袭者和被抄袭者进行批评教育,深思一下,他们的思想和行为中,或许也隐藏着向老师展现好学生形象的的需求。如果抓住了这些教育契机,温柔而坚定地与学生进行沟通,我们是不是就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实现教学目标呢?

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曾说:“我们要懂儿童,将自己放在学生的位置上,学会用学生的思维去思考,用学生的眼光去看待,用学生的感情去体验,用学生的兴趣去爱好。”用非暴力沟通的原则来实践就是观察儿童,用心倾听儿童的感受和需求,让尊重、理解、欣赏、赞扬等充满爱的情感取代偏见、怀疑、批评等。具体言之,当我们看到学生有了不当行为时,要冷静观察。在与制造问题的学生进行交流时,不能一上来就是批评教育,这样会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正确的做法是客观地描述他的情绪、行为,通过沟通和倾听了解这样的情绪、行为产生的原因是什么,他有着怎样的需求,在坚持教育原则的基础上,帮助他改变自我以更好地适应环境,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全面发展。

运用好非暴力的沟通方式,好好说话,用心倾听,成为一位温柔而有力量的教师。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牛塘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校 长:陈 子┋电话:0519-69699558   

    苏公网安备32041202001011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