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期间,我花了近一个星期的时间读了一本《教师的语言力》,文中内容令我受益匪浅。书上有大量的指导性理念和实际策略可拿去现学现卖,是一本十分适用的教育课程语言和策略上的辅导用书。
身为一名教师,他总是能在繁重的教学工作之余,积极进行语言能力的相关研讨与学习,并总结了一套切实可行的语言交流技巧,并将这种方式通过图文资料一一总结出来分享给更多需要的教师,真的很令人钦佩。读完这本书,也让自己总结自己多年课堂教学中的语言表达方法,这的确是一个过程,你必须不断地实践之后反省,然后才能内化为老师自己的语言能力。
当前,教育界内流行着一种"表扬才能促使学生成长"的说法,但作为一名一线教育工作经历的教师必须说的大实话:批评与赞扬同样重要。假如我们将教学比喻为驾驶车,赞扬就是油门,而指责则是刹车。如果教育就是表扬,我们假设前提就是学生是完美的,或者说,我们只需要关注学生成长中好的一面,可以完全无视学生成长中出现的错误和缺点。那最后的教育结果会是怎样,就可想而知了。尽管批评在教学中至关重要,但批判必须要运用一些语言艺术的。我们总是会遇见"难缠"的学生,尤其是在新学期开始对于"爱哭"的宝宝们来说,最好的方法便是坚守底线,用无视的办法,让其冷静下来,并做出转变,而这一点对管教自己的孩子而言也是相当有效的一招。
说到批判,把握"度"非常重要。教学中,一直存在着过度批判,或许有很多教师早已习以为然,根本就没有思考过这个。比如说,一名小朋友没有做好作业,教师处罚这个小朋友做好作业就可以了,但是一些教师针对未完成做好作业的学生的处罚还会附带打扫全班卫生等等。他们明显早已丢掉了批判的本真,让被处罚的小朋友感受到不平等、不合理、不可理喻。这个影响,从某种程度上讲,可能会让学生更反叛。更离谱的是,有的教师会很随便地因为一名学生的某些表现,评论孩子本身。比如说他没把自己的书桌收拾洁净,教师的批判语句是"你真是个邋遢的人"。这样进行的对学生性格的否定,社会危害极大,很有可能这个学生很快就"顺"着教师,变成一位"邋遢"的人。因为教师什么时候都首先要肯定学生,而不要否决学生本身;而且学生在发展中也在不断改变,言行就是行动,教师批判其言行也可以。
对待学生之间的矛盾,教师的态度十分重要。不管之前教师做出过什么事情,只要有一次有失公平地解决学生之间的矛盾纠纷,教师很可能就失去学生对自己的信心。所以,在解决班级矛盾中,教师必须学会尝试站在不同的角度去沟通、认识、解决他们心中的困惑;同时又必须引导他们正确表现出自己的观点,合理地处理与别人间的纠纷。
教学本身也应当是指导学习者思维,帮助学生看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思考怎样解决和下次较好地解决。如果教师们也能在具体的课堂中多一些问题,让孩子们自己反思也好,思考也好,先找到问题,然后再找到方法解决,总结经验,相信许多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这让我想起在我的教学生涯中对我影响最大的王丽清老师,她饱读诗书,极具有个人魅力。无论什么样的学生,只要在王丽清老师的教导下,都会变得积极努力。曾经多次去观摩王老师的语文课,每次都能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王老师语言的魅力和力量,她从不放过任何一次表扬、赞美、鼓励学生的机会,但也绝不姑息学生出现的任何错误的行为。自从遇到王老师,我开始对自己的教学进行了重新审视。作为一名普通老师,我的语言技巧需要不断磨练,然后继续艰苦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