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弥儿》一书集中地反映了卢梭的教育思想,卢梭自己曾坦言“《社会契约论》只不过是《爱弥儿》的附录而已”。由此可见,《爱弥儿》一书是有着里程碑式的含义。全书以第一个人称的角度,讲述了富家孤儿爱弥儿的一生故事。在《爱弥儿》一书中,卢梭把自已的形象刻画为学校老师,而爱弥儿这一角色则承载着卢梭心目中理想化的学校形象,在描写爱弥儿从诞生至其成长的全过程中,浸透了卢梭诸多的教学思考和育人理念。
在通读此书后,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对卢梭教育思想的感悟:
1、把天性还给儿童
卢梭指出“在万物的有序中,人有他的位置;在生命的有序中,童年有他的位置;应当把大人当作大人,把小朋友当成小孩”。卢梭提出的自然教育理念引发我们深思:作为非常重要的小学阶段教师,我们要顺应儿童发展规律,不能忽视孩子所具备的自然天性,要以儿童为本,做到顺应天性,把天性还给儿童。对于每个孩子的评价,在他们心里都会被放大。因此,在与学生交流时,要斟酌自己的用词,尽可能客观温和的鼓励他们,而不是下定论一般的给孩子贴上标签,这会在无形当中给孩子束缚了一层枷锁阻碍他们成长。
蒙田说,如果不是博学多闻就要善于学习。卢梭的教育思想正是如此,他认为孩子所学习的知识未必广博却一定要扎实。教育孩子也是一样的,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们允许取得进步很慢,但是不能为了急于求成而总走回头路。大道至简,教育孩子成为自然人这个法则让爱弥儿更多关注自然和事物,因此他能够更务实更脚踏实地,最重要的是他有自己的价值标准不会因为别人的看法而改变。
2、培养孩子的生存及自立意识
一九九六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明确提出了教育的四大基石:“学习认知、学习处事、学习自己生活、学会生存”,而“学会生存”是其中的关键。可见,求生能力和自立意识的训练在教学中缺一不可。
《鲁滨孙漂流记》被卢梭视作一本神奇的书,从作者的阐述中,我们不难看出这本书教给孩子的是实践的真谛。所谓“自然的”教学方法,也正是符合孩子天性的教育方式,让孩子用自己独特的方法去观察、去思考、去掌握任何知识。从真实的实践中体会到如何生活如何独立的去做事,在面临突发事件时如何灵活的应对。一切知识都是靠自身得到的,而不是别人的口述,也不是冗长乏味的知识。
3、依据儿童发展规律施教
正如书中作者所说的那样,任何教育家所举出的例子都不一定适用于所有人,世上没有绝对普世的教育,更何況卢梭本来就在论述一种“智者教育”。教育的主要作用还是在用智慧去于引导而并非机械的传授知识,正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这要求我们的教育要有针对性,遵循儿童成长的自然规律。比如数学的学习,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通过各种情景以及生活中的数学去感受,帮助孩子真正认识数学的根本逻辑和魅力。所以,我们要深刻地理解儿童、尊重儿童,根据儿童的身心特点实施不同阶段的教育,充分调动儿童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从而促进学生的生动、活泼和主动地发展。正如卢梭在书中所说:要爱护儿童,帮他们做游戏,使他们快乐,培养他们可爱的本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