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黎明老师在《写作教学内容新论》中,回到课堂教学现象本身,以“课堂”作为研判写作教学事实与问题的立足点,为纷繁芜杂的写作教学问题提供一种解释框架,并把写作教学内容作为检视、反思、考量写作教学实践的靶向。
本书对中学语文写作教学现状的分析梳理细密,理论研究功底扎实,并结合国内外最新的写作教学研究成果,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对当前的中学写作教学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对我们小学教师反思习作教学实践也大有裨益。
“不言规矩专言巧(天赋)”。以往小学习作教学中越过对写作规范的教学研究,奔向深刻、丰富、有文采、有创新等“发展等级”。诸如:天才型学生好文章范文引路,对差学生“教不好”“不可教”要求背诵、默写,试卷上“老师,我的作文是默写出来的”等等屡见不鲜。
统编教材习作版块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回归到用书面语言进行自我表达和人际交流。教材编排了不少实用类写作,在不少纪实类作文中增加了具体的交际语境。这更推动我们必须思考“务实地教”:如何撬动学生的习作动机,发展交际习作思维,推动学生对语言进行自主建构。
“当儿童的表达欲望被激起来的时候,兴之所至必定妙语连珠,情之所至必然妙笔生花。”每个真正参与的学生,置身十真实的场景之中,将会产生强烈的表达欲望。由此可见,任务情境的创设至关重要,需要我们结合学生的生活、心理特点等实际情况,灵活处理教材,重新设计交际情境,让习作成为契合当下情境的真实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