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行》是一首描写秋景的诗,明丽、充满生气。作者的观察力强,以丰富的想象力,凝炼的语言把秋天的美景写活了,意境之美让人心旷神怡。三年级的学生对古诗接触不多,学习能力不是很好,“欣赏意境”的训练在平时的教学中也常常被疏忽。因此古诗学习方法的指导十分必要。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所以,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注重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既培养能力,又为今后古诗的教学打下基础。在教学《山行》这首古诗中,引导学生以读为主,在读中感悟。主要体现在如下三点:
1.读说整合,感知诗意:
留出充足的时间,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己去研读古诗,让他们在学习中自读自悟,想混切磋,合作交流中读准字音,读通古诗,初步感知大意。让他们在成功的体验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在读通课文的基础上,适时地结合文中插图,使诗意蕴含在这一声声的话语中。
2.读听训练,感知韵律:
优美的古诗是我国传统文化瑰宝。每一首古诗都有一定的韵律节拍。只有按其韵律节拍朗读,才能在读中再现意境,体验情趣。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借助录音范读,让学生从听中感悟,从模仿练读中得到自悟。以学生自己的看法来朗读,使学生兴趣盎然。
3.读演交融,领悟情趣:
兴趣的表现具有直观性,旨在再现情境,让学生受到感染。还可加以音乐渲染,让学生戴着头饰,自由想象表演,一边演一边吟咏。
古诗会使语言文字在学生头脑中形成的图像更为鲜明、丰满,从而从内心掀起情感的波澜,入情入境,与作者的情感达到共鸣。边读边感受作者当时的心境,学生自然进入情境,呈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