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课堂共研讨 范导教学齐并进
——记常州市乡村小学道德与法治骨干教师培育站第20次活动暨武进区张云波名师工作室第21次活动
秋阳渐暖,飞舞的金色旋转着把梦想点燃。2022年10月28日下午2点,由常州市教科院、张云波名师工作室承办的江苏省“教学新时空”小学道德与法治“名师课堂”直播研讨活动如期而至。本次活动主题为“基于儿童需求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范导式教学的研究”,江苏省各市骨干教师、常州市乡村小学道德与法治骨干教师培育站、张云波名师工作室全体成员800多人参与了此次活动。
课堂观摩
与会老师首先观摩了常州市武进区牛塘中心小学张云波老师执教的《我们的班规我们订》。张老师的课堂很“真”,整堂课基于真实的学情调查,指向真正的实际问题,激发真挚的情感体验,满足真切的情感需求,学生真正称为了课堂的主人;张老师的课堂很“活”,无论是思辨的展开,还是制定班规的过程,张老师的课堂充分体现了开放性、包容性、创造性,对学生个体的尊重促使学生展现出了精彩的课堂生成。整堂课在民主协商和体验活动中进行,让学生对班规的作用和制定班规的程序和方法有了充分的认识。
教学研讨
教学研讨依托《我们的班规我们订》课堂教学,围绕“基于儿童需求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范导式教学研究”这一主题展开。常州市道德与法治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戴慧、常州市道德与法治特级教师后备人才王瑛、常州市道德与法治特级教师后备人才张云波、常州市道德与法治学科带头人庄荷娟四位嘉宾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等维度,结合课堂教学剖析了范导式教学的内涵、特征和要素,解读了范导式教学对于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意义和价值,并对基于儿童需求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范导式教学如何实施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探讨。互动环节中,几位嘉宾对老师们提出的问题进行了一一解答。
学员感悟
吴明红:期待已久,终于能再次听到张老师执教这堂课,其间精彩的“范”与“导”,令我深深折服。张老师的任务设计循序渐进,在引导学生思想认识上层层深入,创设的问题情景也是真实而具体的。在范导式教学中,让学生去感受什么是班级民主生活,体现学生人人民主参与班级管理,让我深受启发。学生的良好规则意识养成需要循序渐进的长期反复的培养与教育,我们只有精心设计并实施可行性的学习任务,才能让学生在规则意识的引导之下优化实际行动,将尊重规则体现在自觉的实际行动当中。
李倩:今天观看了张老师的《我们的班规我们订》,很精彩。让我看到了一节很接地气、又很扎实的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内容的选择从真实学情中来,分析真实学习问题,提出真实的解决办法。今天观课过程中,我就一直在考虑课堂中老师的角色。我们一直说是主导作用,今天我更深刻地理解了这样的范导作用,教师课堂中的言行举止,与学生的互动都是在师范与引导,范中有导,导中有范。对待学生的答案,尊重差异,注重引导。除了要教授新知,更要引导民主意识。
沈晶:今天,听了张老师的《我们的班规我们订》一课,再聆听了四位专家的讲座,我对范导式教学有了更清晰、深入的认识。“范”为示范、范例、情境创设,这是教学的基本规范要求;“导”为导引,促进学生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成为学习的主人。“范”与“导”互相联系、相辅相成、互为一体。张老师的这节课,正是用一条已有的班规作为导引,引导学生去总结班规实行之后的好处。用多种形式的班规作为示范,引导学生发现班规的语言描述是简洁的,从而让学生在小组活动中学着用简洁的语言去描述班规。这样的教学让学生真正的进入课堂、享受课堂。
今天的活动,老师们很多的启发,对基于儿童需求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范导式教学也经历了由“认知”到“感悟”再到“内化”的过程。飒飒秋风,让人神清气爽;满目金色,散溢着成长的浪漫。专家的引领指明了前行的方向,理想的储仓在每一个小伙伴的心田悄悄丰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