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登录
首页 走进牛小 新闻中心 工作指南 教育科研 德育纵横 党群工作 班级网站 专题网站
栏目列表
 
 
快速连接
 
 
最新更新
 
牛塘中心小学校长 陈子 01-19
常州市骨干教师 黄曙英 12-29
武进区学科带头人 吕青 12-29
武进区学科带头人 周小… 12-29
常州市学科带头人 蒋丹萍… 12-29
 
  首页 >>教育科研>>课题网站>>基于儿童需求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与实施的研究>>研究过程>>文章内容
 
环保在行动 爱国在心间 ​——记武进区张云波名师工作室第17次活动暨第三轮常州市优秀教师城乡牵手活动
发布日期:2022年07月05日     点击次数:      作者:张云波     来源:本站原创

环保在行动 爱国在心间

——记武进区张云波名师工作室第17次活动暨第三轮常州市优秀教师城乡牵手活动

为进一步提高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的实施水平,武进区张云波名师工作室第17次活动暨第三轮常州市优秀教师城乡牵手活动7月3日至4日举行张云波工作室全体成员以及第三轮常州市优秀教师城乡牵手学校南夏墅中心小学骨干教师参加了活动本次活动以围绕“基于儿童需求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与实施的研究”,探索了在环保主题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方面的教学策略。

7月3日  环保行动,让生活更美好

环节一:环保课堂展风采

清英外国语学校吴明红老师和牛塘桥中心小学张晓老师来了两节高质量的环保主题录像课。

吴明红老师执教《清新空气是个宝》。她根据二年级学生的特点,采用儿童化的方式将水精灵贯穿整个课堂,将科学知识生动有趣地展现,让学生明白了清新空气是个宝,懂得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张晓老师执教《餐桌上的浪费》。她细心观察生活,引领学生对生活中的现象进行思辨,从而让学生全面准确地理解了什么是餐桌上的浪费。模拟体验农民插秧的活动,让学生感受粮食的来之不易,从而对浪费的危害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直击心灵。

环节二:头脑风暴集智慧

与会老师进行了头脑风暴,围绕主题对课堂教学开展情况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大家一致认为,两位老师能够关注学生的个性体验,聚焦儿童生活,引领学生反思自身行为,并作出道德判断,对环保意识的养成和环保行为的落实起到了较好的作用。

环节三:导师引领促成长

培育站导师云波为大家作《让儿童站定课堂C位为题的讲座,强化教育应有儿童立场,做到眼中有生,心中有生。儿童立场鲜明的揭示了教育的根本命题,直抵教育的主旨。张老师从“儿童立场在教材中的体现”和“品德教学中观照儿童立场的教学策略”这两大块展开讲座深入浅出,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通过课堂回放的形式让高大上的理论知识接地气,让一线道德与法治教师在今后的法治教育中能有迹可循,有“例”可学。

 

7月4日   铭记历史,让爱国驻心间

环节一:历史课堂植情怀

火红七月,在建党101周年之际,道德与法治老师用特殊的方式庆祝党的生日。来自南夏墅中心小学蒋文丹老师和牛塘桥中心小学杨雨烨老师分别执教《夺取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的第一课时和第二课时,在历史教学中对学生展开爱国主义教育。

蒋文丹老师执教《夺取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之勿忘国耻》。蒋老师课前充分了解史实,从各个角度搜集了大量的资料。课堂上,蒋老师带领学生开展红色之旅,打卡“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纪念馆”,在参观的过程中带领学生了解、体会那段屈辱的历史,激发学生勿忘国耻、珍惜和平的爱国情怀。

杨雨烨老师执教《夺取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之众志成城》。杨老师将整个课堂营造成历史的大情境,让学生选择一种身份进行角色代入,由点到面,由英雄群体到英雄个体,由前方将士到全国民众,全方位地让学生感受历史人物的所思所想,使学生充分感受“伟大的抗战精神”,在与烈士的隔空对话中,爱国精神、抗战精神在学生心中根植与传承。

环节二:头脑风暴集智慧

历史教学一直是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与会老师对两位老师的课堂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大家一致认为,两位老师采用情境创设的方式让学生接近历史,了解历史,拉近了历史与学生的空间距离。在教学中,我们教师要坚持正面的指导,带领学生进行思辨,让爱国之情能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环节三:讲座引领促成长

张云波导师和卢雪娇老师给学员带来了两场高端讲座。

张云波导师作了题为《历史教学要注重沉浸式体验》的讲座。张老师分析了历史课教学注重沉浸式体验的意义和价值,然后结合蒋文丹和杨雨烨两位老师的执教课例,提出了角色替换、辨析讨论、探究学习、媒体展示、情绪渲染等历史教学沉浸式体验的方式。张老师强调历史教学不是历史知识的告知,更重要的是要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如此才达到德育的真正目的。

李公朴小学卢雪娇老师作了题为《道德与法治课堂资源拓展的策略与运用》的讲座。卢老师提出道德与法治课堂资源可以寻找与传统文化的链接点进行渗透,寻找与其他学科的契合点进行整合,寻找与社会实践的共同点进行拓展,寻找与实践活动的需求点进行延伸,给与会老师诸多启示。

学习心得

钱秋雯:今天的讲座和课程丰富多彩,各有侧重。其中环保教育的两节课,老师都能从生活角度出发充分发挥学生的参与度和体验感,促进学生情感的萌发,进而促进环保教育意识的落地。张老师讲述的《遥远的声音》的故事尤其给我以震撼。让我扪心自问:作为老师,还是要充分给予学生一定玩耍的权利,不要一味牵着学生快行,而要思考怎样的方式更助于学生认知体会,最终落实到导行上。

吴珊:这几天的学习让我不断思考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重要性,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的学习不仅仅局限于课堂,更是影响学生生活的重要课程。在四节课中,老师们都巧妙地将课堂学习和课外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将学生学习的舞台拓展开来,让学生产生持续性学习兴趣。学生从课前的资料搜集,到课堂的真实体验、资料分享,再到课后的活动实践,由点到面,由知到行。特别对学生的课后作业布置,更能让学生感受到榜样的力量,这些行动对自己来说并不难,自己只要想做,就能做,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在课后实践的积极性,也与儿童真实生活接轨,立足儿童本位。

于艳萍:聆听了张云波老师的“历史教学要注重沉浸式体验”“让儿童站定课堂C位”的讲座、卢雪娇老师的“道德与法治课堂资源拓展的策略与运用”的讲座以及各位小伙伴们对课堂的点滴思考和智慧分享,深受启发。我想: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历史资源,坚持弘扬革命精神,结合新的时代特点赋予新的内涵,使之转化为学生道德提升的强大动力。课堂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情感和兴趣,坚定育人为本的理念,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教学设计,调整教学内容,倾听学生的声音,激发真实的情感,顺势引导,彰显生命教育的本质。以历史资源为抓手,让学生与书本、现实和行动进行激烈的情感碰撞,确保学生的思维在线,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达到“知行合一”。

德法课程,育人更育心。让孩子真正在学习中增强体验,提高认识,掌握技能,滋养童心,是我们的不懈追求。在未来的日子里,大家凝心聚力、砥砺前行。

撰写:吴志杰   制作:吴珊   审核:张云波

2022-06-24 08-01-49.jpg

张晓上课图1.jpg

蒋文丹上课.jpg

吴明红上课远景.jpg

张晓上课图2.jpg

让儿童站定课堂C位图1.jpg

张云波讲课沉浸式体验图1.jpg

卢雪娇讲座图1.jpg

教师集体图1.jpg

教师集体图总.png

教师集体图2.png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牛塘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校 长:陈 子┋电话:0519-69699558   

    苏公网安备32041202001011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