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揣教育情怀 探寻素养之源
——常州市乡村小学道德与法治骨干教师培育站第6次活动
在道德与法治新教材全面实施的背景下,为进一步提高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的实施水平,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加强武进区学科骨干教师队伍建设,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新发展,12月16日,常州市乡村小学道德与法治骨干教师培育站活动在武进区湖塘桥第二实验小学举行。常州市乡村小学道德与法治骨干教师培育站导师张云波及全体成员、湖塘桥第二实验小学骨干教师共同参与了此次活动。
本次活动以“基于儿童道德素养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为主题,上午下午各安排了两节教学展示和一场头脑风暴。
湖塘桥第二实验小学李倩老师执教《我们的中国梦》
李老师通过讲述自己的梦想、同学们的梦想拉近中国梦与孩子们的距离,明白中国梦的概念。接着用图片、视频、文字材料不同的方式来讲述三个名人故事,引导学生明白无论我们多么平凡,都可以将个人梦想与国家民族的发展相联系起来,为中国梦的实现而努力。
李公朴小学于燕萍老师执教《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于老师用扣扣子游戏让学生明白第一粒扣子的重要性,借助毛勒朵、黄大发、习近平主席的故事,让学生懂得从小事做起才能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最后以约定的形式将孩子们的决心写下来,素材丰富,形式多样,目标清晰
刘海粟小学顾卓筠老师执教《新时代 新生活》
顾老师以朋友圈图片切入我们生活中的诸多高科技产品,引出新时代的新变化,多维度促进学生感知自己家庭生活、社会环境、国家发展的变化,最后大胆畅想未来中国还会有哪些变化,入情入境。
武进实验小学吴玉婷老师执教《依法维权有途径》
吴老师将多个生活中常见的案例展开,不仅引导学生明确依法维权的途径、现场学习各种维权方式,更抓住人们真实心理,判断维权途径的选择与理由,利用课堂生成资源促进学生知法守法用法。
全体学员认真听、仔细记,深刻认识到培育站的价值,明确了研修的方向和要求。
随后,在张老师的带领下,与会老师们进行了头脑风暴,对今天的课堂教学与设计纷纷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活动的最后,由常州市乡村小学道德与法治骨干教师培育站导师张云波老师做总结发言。张老师充分肯定了四位老师教学设计很用心,个人教学能力得到了快速成长和发展。同时也为老师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今后可以重点研究中国故事该怎么讲?《读本》课用什么有趣的、深入浅出的形式让学生乐于接受?
她希望老师们筑牢教育者守初心、使命的思想共识,做儿童成长的引路人;同时还鼓励学员们不断提升职业规划能力,认真撰写读书笔记和活动反思,不断提高教学设计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争做新时代成长型教师。
活动之后,培育站成员们对于课堂教学有了新的认知和反思,老师们回顾自己的课堂教学,有了新的体会和感悟。
学员感悟
吴明红:今天听了后两节课,给了我几点启发。启发一:在情境中,尊重儿童真实生活。启发二:在活动中,力求儿童知行合一。启发三:在思辨中,发展儿童道德能力。我们的课堂设计,内容要立足儿童,基于生活,触及心灵,方能实现儿童生长。
吴珊:顾老师的课堂紧扣标题,用各种数据让学生感受到新时代新变化。从民生、科技、交通、环境、军事等方面诠释了“新”字,建议这些方面可以有所侧重,不要平均用力,加强与学生生活的勾连。
张晓:李老师的《我们的中国梦》关注课本上和生活中平凡人的梦想,使学生明白每一个普通人的梦想也能助力中国梦的实现。整节课习语金句穿插其间,呈现了丰富的资源,巨大的信息量,寓价值观的引导于知识传授中,是一节有趣、有料、有效的德法课。
蒋晓娜:今天吴老师执教的《依法维权有途径》,整堂课思辨性极强。在吴老师设计的情景中,在学生代入琦琦的身份,思考如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思辨能力得到了极大的锻炼。例如小辩论:是做勇敢的维权者,还是做智慧的维权者。在吴老师精心设计的追问下,学生自然而然的得到了“依法维权应智勇,保障安全第一位”这个知识点。这种思辨能力,将让学生受益一生。
每一次的活动,都是一次自我的提升,培育站的小伙伴们在一次次的活动中,让智慧之花绽放,让思维得到生长。通过本次活动,培育站的小伙伴们又获得了无限的收获与思考。路漫漫其修远兮,我们将继续向着远方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