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每一个生命牛气地成长 ——2021-2022学年度校长述职 陈子 又到一年述职时。从2020年的“极不平凡”,到2021年的“攻坚克难”,今年,我最想说的是一句话:让每一个生命牛气地成长。 “让每一个生命牛气地成长”,是牛小的核心办学理念。“勤于实干的耕犊牛、勇于创新的拓荒牛、乐于奉献的孺子牛”,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三牛精神不谋而合。牛小崇尚牛精神,传承牛精神,发扬牛精神,我们深入研究“牛文化”内涵,响亮地提出了“弘牛教育”。我们希望牛小的每一位师生员工,都要努力拥有牛的吃苦耐劳,保持牛的无私奉献,借着牛的无穷力量,与“牛”共进,迈向远方。而我,作为牛小的领头人,更要身体力行,弘扬牛品,使出牛劲,让自己和牛小一起牛气地成长。 一、以耕犊牛的勤勉,把“弘牛”文化“亮”起来 本年度最牛气的一件事,莫过于我们进行了三年的教学区改扩建工程终于竣工了!总投资7318.35万的东校区改扩建工程,在拆除了老楼后,在原址建起了3栋4层的教学楼及1栋4层的实验楼,2021年秋新学期全部投入使用。清晰地记得,2021年8月20号,还在改贴诚恒楼、耕犊楼墙面瓷砖,8月27号还在跑竣工备案手续,28号还在紧张地做健康照明安装……所以,开学了,新校舍完工了,而校园文化布置还刚刚开始。我们紧扣“牛文化”,一年来,点点滴滴,开始了“弘牛”文化原创建设。 走进新校园,正对东大门,四幢崭新的蓝白相间的教学楼宽敞大气,让人眼前一亮,楼名是牛小教师一起选的:诚恒楼、耕读楼、拓荒楼、孺子楼。新的办学理念——“让每一个生命牛气地成长”由牛小校友、拓荒牛的捐赠者——86岁的许绍银先生题写,凸显了学校“弘牛教育”特色文化核心词的内涵;校园里,三尊栩栩如生的牛雕塑无声地催促着小牛娃们时刻锤炼牛性牛品;书法大道上一幅幅精美的书法作品使孩子们在传统文化的浸润中涵养家国情怀;假山绿波传递着美的哲学;还有牛牛农场里的小种植,张扬着生命力的蓬勃…… 校园橱窗彰显学校办学理念:学校根据“弘牛教育”的办学理念和特色文化进行校园橱窗的布置,精心设计,反复修改,既彰显了学校“弘牛”教育文化,又符合新校园的育人氛围;教室布置突出班级育人文化:班主任结合校园文化,根据各班学生的特点,创新多种呈现方式,对教室进行个性化的设计和布置,突出“核心价值观”“热爱读书”“用心书法”“班级特色”等专栏,营造良好的环境,促进学生个性化的成长;专用教室闪亮营造特色氛围:家风馆里牛小师生的翰墨飘香,五小实践馆里的创客升级,党支部活动室的庄重,少先队室的活泼,心理咨询室的温馨,牛小的每一位老师,既是弘牛文化的设计者、创造者,又是传播者,实践者、在牛小这片沃土上辛勤耕耘,根植“弘牛”文化。 二、以拓荒牛的创新,让党建工作“实”起来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牛小党支部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活动重点,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结合“学习张桂梅”主题教育活动,广泛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学习党史活动。 政治思想建设“固本”。学校党支部旗帜鲜明地把讲政治摆在党建首位,以“书记有约”项目和道德讲堂等形式,深入推进“两在两同”行动,进一步压实党建责任,积极构建常态化学习、宣讲、研究工作机制,将教育教学工作与党建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落实、同考核,做到周周有声音、月月有重点、全年有影响,不折不扣将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到位。 党风廉政建设“肃纪”。学校党支部制定《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要点》和《全面从严治党责任清单》,加强风险防控,严肃执纪问责,筑牢教育系统廉政“防火墙”,营造风清气正的教育生态。召开全体教师党风廉政建设推进会,开展级组内自查自纠,谈心谈话,筑牢廉政堡垒,拉紧师德红线,不断推进“清廉文化进校园”工作。持续开展“六个一”专项行动,加大对“教师有偿补课”整治力度,实行“一票否决”,严守师德底线。积极参加师德建设先进学校等评选。 坚持组织生活“凝心”。围绕党员发展计划,明确时序进度。严格全程纪实、全程留痕,落实好《发展党员负面清单》要求,确保发展党员工作的严肃性和规范性。以“1358”工程建设为重点,组织开展书记讲堂、现场考察、道德讲堂等活动,引导党员自觉做到学而信、学而用、学而行。同时常态化坚持好“三会一课”制度,以集中学习和实践学习相结合的方式,线上线下融合,引导全体党员适应新时代、新形势,贯彻新任务、新要求。扎实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做好“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确保实效性,增强党组织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党群联建帮扶“聚力”。党员同志是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2021年11月,牛小与青云村委结对,正式挂牌“牛塘中心小学关心下一代校外活动实践基地”,成立“弘牛”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站。暑假里,牛小党员代表、学校骨干卢祥龙、杨雨烨、承中圆、蒋丽玉老师担任青云村委志愿辅导员,为孩子们开设篮球、武术、课外阅读、书法、绘本等活动课程。今年3月,又一波疫情突然来袭,在一轮一轮的全员核酸检测过程中,广大教师临危受命,居家抗疫期间,有一百多人次,主动站在核酸检测一线,成为一名名社区防疫志愿者。 党团队群共结“硕果”。一年来,在党支部引领下,党带团带群,团带队,不断实现着自我超越。参加常州市“百年风华”党员教育全媒体作品创作大赛,《爷爷是个铁道兵》获“微视频”类三等奖;参加“红心向党”书法美术比赛获区优秀组织奖,6位老师区级特等奖;“学党史 颂党恩 筑信念”书法作品获市优秀组织奖,7个一等奖,省级正书赛17人次抱团获奖,占比超过全区获奖总数的三分之一;《我在书中看到了你》获武进区老少同台演讲比赛一等奖;在武进区党史学习教育创新案例评比活动中,获得两个一等奖,两个二等奖! 三、以孺子牛的胸怀,让师生成长“强”起来 任何一位成长者,都必须是一位研究者、实践者。我深知这个道理。所以,虽然已至半百,仍如一头耕牛般,和老师们一起奋力前行。 教育科研助成长。要想成为一名科研型教师,首先要扎扎实实地进行课题研究。2021年12月是牛小的课题丰收月,学校3个市级课题、两个区级课题顺利结题。我和顾玉萍老师一起领衔的《基于叶圣陶育人思想的“五小”课程建设研究》是三个结题的市课题之一,与此关联的《立德树人观照下培育“五小”核心素养的实践研究》获武进区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同时获得常州市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另外,结题的市重点课题《语文核心素养下儿童交际语境写作的实践研究》在蒋丹萍老师的领衔下,已升级立项为江苏省规划(重点)课题,上周已顺利开题。 学习培训提素养。我校市武进区校本培训考核优秀学校。本学年,教师中心创新方式,定制了《诚恒》学研手册,内容包括了发展规划、教研记录、学习心得等等。并有序安排了研究课、示范课、专题研讨、读书交流等多种形式的校本研修活动。“1358青年教师培养工程”、武进区第十七轮“送培上门”书法骨干教师培训活动、张云波名师工作室、吕荣法名校长工作室、常州市乡村小学道德与法制骨干教师培育站等培训专题活动,成为教师成长的快速通道。《诚恒》学研手册使用不满一年,我的记录本已经完全记满。 悦读悦思共进步。近一年多来,牛小自创交流反思专栏:面向全体教师开辟“悦读者”专栏,分享读书中的心得体会;面向全体行政人员开辟“悦思者”专栏,每周一次交流会,交流教育教学中的思考与感悟。每个专栏,我都会先试先行,领学导学,用行动激励行动,抱团成长。就在上周,我主笔、行政班子集体参与的项目《课程变革:“弘牛”教育思想引领下的“五小”课程建设》被评为了2022年常州市基础教育学校品质提升建设项目暨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是武进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三个获评学校之一。 还有一些成绩也称得上牛气。常州市首批“墨香校园”、常州市艺术展演突出贡献奖、连续六年武进区素质教育评估一等奖、武进区办学水平考核优秀级、常州市五好乡村教职工之家、武进区深化学校体育改革实验学校、武进区教育新闻宣传工作先进集体、教育系统基层工会工作考核一等奖等荣誉称号,学校的读书活动、书法教育先后登上“学习强国”(江苏平台),《“五育融合”视域下的“弘牛”体育的实践研究》获武进区学校主动发展项目三等奖,民乐《弓舞》获江苏省第七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器乐类小学甲组二等奖,等等。 崭新的“百年老校”不断实现着一个又一个地自我超越,焕发着勃勃的生机!我,我们,在牛小这方沃土上,一起牛气地成长! 2022年5月19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