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课堂上运用好信息技术一直是小学外语教育研究领域的热点话题,小学生现正处于以具象思维为主导的阶段,基于此特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利用PPT,视频和网络资料等多种多媒体教学资源,有效弥补了文字表述的不足,提高课堂的教学实效。
今天,谢舟帆老师给我们上了一节很好的示范课。课后,牛小英语教师们进行了反思、交流与分享。
1. 多媒体视听导入。教师播放了和“Seasons”有关的歌曲,并让学生一起唱跳,营造了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调动了学生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待歌曲结束之后,再通过对话,增强学生对文本主题Seasons的关注,而学生的踊跃发言也表明他们能结合视频去主动思考,课堂也在师生互动中自然地进入文本阅读。
2. 多途径感知理解。本课例的主要内容是向学生展示大自然四季变换之美,重点从天气和活动两方面进行了描述,但是从静态的文本信息中,学生无法真实感受到四季之美,教师正在教学时通过图片和视频等向学生展示了各个季节代表性的动态画面,配上了优美动听的旋律,带给学生真切、生动的感受与体验,强力的视觉冲击帮助学生更加深入立体地了解大自然。
3. 多角度拓展思考。教师通过多媒体信息技术手段启发学生积极思考,以文本主题为基础,在学习理解文本内容并感受到四季之美后,引导学生借助已有知识,从多个角度思考,写一写最爱的季节与原因,以此输出更多有效的信息,实现语篇的再创造,既提升了文字欣赏与辨析能力,又收获了阅读的快乐。与此同时,潜移默化的让学生感受到我们应该热爱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