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w are you 教学反思
在备课中,教师以《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教育部,2012)“培养学生用英语做事的能力”这一理念为知道,从任何运用文本情景发散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挖掘文本情感,提高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并在小组合作中解决问题,在真实的语言运用中发展思维与口语表达能力等角度进行了深入思考。
1.引导学生质疑,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本节课中老师着重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在导入环节,老师提供了Story time 中Yang Ling 的图片,让学生就课文内容进行提问,复习了课文内容,发展思维能力。
在拓展环节,老师设置了这样一个评价任务:Bobby 在电话中模仿Tina捉弄了Sam很开心,当Bobby 打电话给Sam 的时候,Sam 也想捉弄一下bobby ,Sam 会怎么捉弄Bobby?要求学生把他们的对话写下来,并进行表演。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但可以运用了所学语言,而且发展了思维。
2.挖掘文本情感,提高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教育部,2012)指出,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通过英语学习使学生形成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方面整体发展的基础之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除了核心句型的运用外,还有情感态度、学习策略的渗透。在
Fun time环节,老师设置了这样一个评价任务:用自制的纸杯电话进行对话,使用更多你学过的语言,给生病的Tom 提出一些建议。学生在运用语言的同时,学会关心他人。
3. 创造生活情境,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对话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运用对话中的核心句型进行口头表达的能力,本节课中老师利用一切机会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不管是Fun time 还是Cartoon time 老师都创设了情境,让学生有机会进行打电话活动。学生在真实的对话创编中能准确地运用
This is …speaking. May I speak to …?How are you ? I’m fine , thank you . /Not so good .I’m sorry to hear that 。关心他人,并适当拓展。
本课还有很多值得推敲的地方,比如如何与第一课时更好地衔接,如何能够在设置一些层次性强、有一定趣味性和挑战性的反馈活动,教学效果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