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一整天的活动,对于我来说就是饕餮盛宴,受益匪浅。
上午有幸聆听了李焕弟老师的课《认识线段》教学设计巧妙,层层递进,重视学生体验,教学设计开放。线段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既抽象有实际,学生难以理解,李老师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让学生观察、比较。让学生通过拉一拉、比一比,体验线段“直”的特点和线段”有两个端点”,直观形象地帮助学生形成线段表象。引导学生观察直尺、课本、黑板等物体的边,找一找、摸一摸,加深对线段的感受。鼓励学生寻找、利用身边的工具画线段,让学生经历画线段的过程,通过交流,探索画线段的方法。但这节课也有一个小缺点,教师语言表述不够严密,比如指线段时草草了事,学生还不太会指时,教师并没有悉心指导,而是一笔带过,我觉得想让学生流畅地表达,是需要花时间培养和指导的,而且不能粗浅带过。这节课设计巧妙,如果课程实施再到位一点点的话,那就更加精彩了。王暑雅老师和朱小虎老师都执教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同课异构,两位老师的课各有千秋。王暑雅老师的课堂调控能力非常强,她整堂课把学生的注意力紧紧抓在手里,通过引入“奔跑吧,兄弟”游戏展开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课堂引入一个又一个高潮。朱小虎老师,从学生熟悉的校园平面图展开教学,让学生经过初步观察感知长、正方形的特点,经历“提出猜想--操作验证--得出结论”这一过程,学生学得扎实,对知识的理解深刻,学习效果较好。
蒋校长对这次活动做了高位引领,他对我们提出了几点要求:一、注重科学性,数学概念一定要科学规范,下定义一定要准确。二、教师的示范引领一定要到位,对学生的语言进行适度加工,让学生学会完整地正确地表达。三、开展师生多元交流反馈,重视学生资源呈现,学生资源呈现完整,无序与有序对比呈现更能让学生通过对比辨析,从而得到正确认识。这次活动,我更新了自己的教育理念,今后我会在自己的课堂中践行这些理念,促进孩子更好地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