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这节课是在二年级下册《万以内数的认识》单元中,是在数数,读、写数以及学习了数的组成基础上进行的。因此,在本堂课的教学设计中我不仅仅把“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教给学生,而且把重点放在了学生对大小比较的真正理解上,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用自己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给学生知识不如教给学生方法。这节课我不仅仅在方法教学上下功夫,还要引发学生思考,为什么要这样比,这样比的好处是什么,追本溯源,让学生真正意义上理解知识。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感悟并总结出比较万以内数大小的方法,真正倡导“在乐中学,在乐中悟”。
蒋校长说,如果在第一个新知教学中,引入实验工具,比如算盘、计数器等,学生的表征方式会更多,通过拨一拨、比一比,学生将比较的结果记录下来,探究的兴趣会更浓,探究效果会更好,这一点我深表同意。我个人认为,在本堂课的教学中,教师的作用应更偏向于充当一个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主动从事数学活动,只在关键时候给予恰当的帮助。游戏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并不纯粹是娱乐和增添热闹的气氛,而只是老师采用的一种教学形式,游戏的背后是学生有效的学习,有效的数学思考。把“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这一知识,借助于学生间所进行的一场组与组的“抽数比大小”比赛之中。我观察到,采用这样的教学形式,学生的学习活动充满了激情与挑战,学生的参与率比平时更高了,学生们能够全身心参与到老师精心预设、组织的“竞赛”活动中,“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自然也水到渠成地“内化”为学生已有的“比较数的大小”认知结构。
我对本节课的设计如下:通过复习百以内数的大小比较导入新课,为促进学生更好的迁移;新授部分注重引导,启发学生自主发现万以内的数大小比较的方法,让学生自主归纳概括比较方法。游戏环节,我把“万以内数的比较方法”预设在三场次的“抽数比大小”比赛活动中。第一场:将抽到的数先放在个位上,再依次放十位、百位、千位,从这一游戏环节中学生深刻感悟到“数的大小”与“数位”的关系,逐步体会到高位上数字的决定性作用;第二场:将抽到的数先放于千位上,让学生进一步深刻体会到高位上数字的决定性作用,以及千位相同比百位,百位相同比十位这一比较的顺序;第三场:由自己决定将抽到的数放在哪位,通过这一环节的设计,及时将学情反馈给教师,以便及时给于学困生辅导。
整堂课上下来,感觉学生对于万以内的数的大小比较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比较方法掌握得不错,练习的正确率也挺高,所以磨刀不误砍柴工,今后的课堂教学中,我要更加用心钻研教材,设计适合学生探索的教学活动,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引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