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登录
首页 走进牛小 新闻中心 工作指南 教育科研 德育纵横 党群工作 班级网站 专题网站
栏目列表
 
 
快速连接
 
 
最新更新
 
牛塘中心小学校长 陈子 01-19
常州市骨干教师 黄曙英 12-29
武进区学科带头人 吕青 12-29
武进区学科带头人 周小… 12-29
常州市学科带头人 蒋丹萍… 12-29
 
  首页 >>教育科研>>学科建设>>数学组>>文章内容
 
《教育写作——教师教育生活的专业表达》读后感

发布日期:2021年01月18日     点击次数:      作者:姜倩莹     来源:本站原创

心法不来,技法无用

——《教育写作——教师教育生活的专业表达》读后感


《教育写作——教师教育生活的专业表达》是一本专业的教育类书籍,本书的作者是省教科院《江苏教育研究》杂志社的主编颜莹。颜主编长期致力于教师教育写作研究,她结合自身实际经历,以诸多接地气的教育教学案例,生动形象地分析了教育写作的重要性,并围绕不同的教育写作类型:教育叙事、教育案例、教育论文等,阐述了不同的文体特征、写作方法、写作技巧、注意事项、写作习惯培养等内容。

炎炎夏日,细细品读。从中我不但习得了写作“技法,而且还和颜主编的心法产生了共鸣,心生触动,下面是我的一些感悟,与君共勉之。

万事皆有法解之,随心所欲终徒劳


颜编辑在开篇第一章便已指出,“教育经历并不等于教育经验”,“只有当教师的教育生活能够成为在思维中省察的对象时,教育经验才可能真正产生”。所以,我们教师要将教育经历上升为可以运用的教育经验,就要跳出实践时的细节的泥沼,用思考与实践保持一点距离。而教育写作就是拉开这段距离的行为,这段距离中加入的就是我们自己的理性思考和客观视角,能帮助我们反思自身实践中隐藏的闪光点和教育理念。如此,我们便从埋头苦干的角色中跳脱了出来,成为了理性的实践者。

涓涓细流勤汇之,方可引水聚成河

每每翻阅教育杂志,总会感叹于一篇篇教育叙事的的鲜活灵动。在教育教学中,有时会无意间闪现出某个巧妙处理方式,由于没有及时记录,转瞬即逝,有时也会忽然间生成某个教学机智,因为没有用心提炼,终是肤浅。这些“经典”原本就很难得,却总是不经意来又不经意流失,再难觅踪影,不由觉得惋惜。而教育叙事则能使这些发生在教师“个人生活史”中的重要事件以文本的方式留存,就如“教育叙事的意义”这一节所述,教育叙事能把生活中偶然的教育历史事件化,把平凡的教育生活琐事意义化,把过去的教育经历永恒化。那些瞬间即逝的灵感,、若能跃然纸上,累积点滴,必会海纳百川,让我们的教育教学充满宽度、深度和温度。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阅读是吸收、积累,写作是倾吐、表达。阅读与写作就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通过每一单元的例文赏析,让我深刻理解了为什么“决定教育写作水平高下的并非写作技巧,而是作者认识水平和思维能力的高下”。例文的作者能够用系统的思维去架构表达框架,组织材料;用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去论证表述,由表及里、由深入浅地解释问题缘由;用强大的概括能力进行提炼总结。这些都离不开他们对教育问题的深刻理解,但是这样的能力也绝非一朝一夕,这是一个将自己长期沉淀、提炼的教育经验“编织”为语言文字的过程。所以,我们除了阅读教育相关书籍,也要多阅读小说、散文、诗歌等好的文学作品,形成良好的语感,用专业词汇准确表达自己的理性思考,用合适的方式进行创造性表达,使自己教育写作的“形”和“质”完美结合。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作为一名年轻教师,我总是会遇到这样的问题:习得了技法,想要在教育教学上大展身手时,才发现,情况是多种多样的,经验是肤浅的,方向是模糊的,技法是不实际的。而颜主编的创生教学案例行动策略解决了我的困难,“教学案例写作的根本价值在于通过一个具体的教学过程或几个教学片段,举一反三地解决具有普遍意义的教学问题,挖掘其中的教学规律”,“一份优秀的教学案例是在反复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中形成的”。撰写教学案例,能够让我们关注到教学的点滴,总结反思,并在以后的实践中更加自觉地调整教学行为,有意识地改进教学行为。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总有种与颜莹编辑面对面交谈的感觉,每一单元写作形式的设置具有梯度性,每一种写作形式的论述都没有陷入艰涩的理论泥潭,更没有天花乱坠的术语堆砌,而是用平实精炼的语言,让我切实地收获写作技能。当然,这也归功于颜主编思想和感情的倾注,正如她在后记中所说:“由衷地希望这本书能成为一本教师看得懂、用得上的专业书写作指导书,一本可以成为教师知识支架的专业发展进阶书,一本可以带着教师走进‘写教育’状态的专业生活引领书”。

心法不来,技法无用。教育写作其实是教师追求诗意生活的一种方式,教师的诗意就是在平凡的教育生活看到精彩、看到学生内心的感受和需要、看到自己在育人过程所起的重要作用。当我们以欣赏者的心态看待自己工作的时候,当我们倾情投入到自己的教育生活中去,并逐步养成观察生活积淀学识深度思考持续写作的专业生活习惯,终有一天,我们会超越技术写作的层面,进入到自由写作的状态,让自己丰富而又生动的教育生活自然而有意义地在笔尖流淌出来。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牛塘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校 长:陈 子┋电话:0519-69699558   

    苏公网安备32041202001011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