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登录
首页 走进牛小 新闻中心 工作指南 教育科研 德育纵横 党群工作 班级网站 专题网站
栏目列表
 
 
快速连接
 
 
最新更新
 
牛塘中心小学校长 陈子 01-19
常州市骨干教师 黄曙英 12-29
武进区学科带头人 吕青 12-29
武进区学科带头人 周小… 12-29
常州市学科带头人 蒋丹萍… 12-29
 
  首页 >>教育科研>>学科建设>>语文组>>文章内容
 
《比尾巴》教学反思

发布日期:2021年01月20日     点击次数:      作者:赵婷     来源:本站原创

《比尾巴》教学反思

本学期教学一年级语文,让我充分感受到了一年级教材充满童心童趣。教材结合学生年龄特点,运用儿歌、童谣、童话故事等形式,既传授了知识,又给孩子了带来了快乐。在众多教材内容中,我最有感触的就是教学《比尾巴》这一课。下面我从以下几方面总结: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在孩子们的眼中,小动物是他们最亲近的朋友。《比尾巴》一课用三问三答的形式,介绍了六种动物尾巴的特点。课文那琅琅上口、简明易懂、极富儿童情趣的语言,能激起学生朗读的欲望,还能引起学生观察其他动物尾巴特点的兴趣。在教学第六单元《10比尾巴》这一课时,我利用创设情境的方式,将小朋友们参加森林比尾巴大赛,和小动物交朋友的情境贯穿整个课堂,和小动物打招呼,使学生情绪盎然,有声有色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再运用图片等形式帮助学生了解动物特点,大大激发了学生了学习热情。

二、模仿运用,提高语用能力

语文教学除了讲解课文内容,还需要拓展孩子的知识面,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提高其语言运用能力。《比尾巴》一课中句式“(谁)的尾巴(怎么样)?”出现了六次,为了丰富课本知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学完诗歌后我设计了拓展这一环节,利用课件出示了另外的六个小动物的图片(老虎、马、燕子、金鱼、老鼠、乌龟),生动活泼的画面再次激发了学生的欲望,他们能够抓住动物尾巴的特点,展开激烈的讨论,之后,按照课文中诗歌的样式编儿歌。例如,“谁的尾巴像剪刀?”“燕子的尾巴像剪刀。”“谁的尾巴细又长?”“老鼠的尾巴细又长。”这种创编,不仅培养了他们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同时在运用积累词语和句子中感受到动物尾巴的可爱,从而对动物充满喜爱之情。

三、方法多样,巧记生字。

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识字是重点也是难点,应该从音、形、意三部分一一落实。在课堂教学中,我运用多种形式让孩子记住生字,象形识字、加一加、生活识字等方法,帮助学生从字形、字义等方面充分了解生字的含义,巩固印象。利用以前学习过的生字搭配本课要学习的生字,扩展词语,既可以复习旧知,又可以让孩子从词语中学习生字,形成知识的迁移。

反思整节课,还有许多不足之处,比如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不够有效、书写指导不够全面等。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实现高效课堂。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牛塘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校 长:陈 子┋电话:0519-69699558   

    苏公网安备32041202001011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