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从教的第七个年头,又一次接手了一年级的班级,做了传说中十分困难的一年级班主任。比起初次踏上工作岗位的懵懂与畏惧,这次的带班育人,我有了自己的一套办法。
首先,确定班级愿景。一年级的班级,一切都是新的,有最美好的未来,他就像一张白纸,需要由老师和学生共同努力,为他涂抹上最绚丽的色彩。因此,在组建班级之初,我就确定了班级愿景,我希望所有的小朋友都能如笋芽儿一样意志坚定、有恒心,积极向上;如笋芽儿一样乐观、努力,专注成长;如笋芽儿一般,为着光亮,有毅力、有恒心,为实现梦想付出努力。同时和学生共同明确三条班规:诚实最重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知错就改还是好孩子。所有学生在老师的帮助下理解班规含义,记在心中,牢牢遵守。
接着,明确组织架构。班级是由教师与学生共同构成的,如果班级里的一切事务都由教师一人管理,不仅会造成教师的过度劳累,还会使学生对班级缺乏认同感与归属感,长此以往,必不利于班级的团结与发展。因此,在明确班级愿景后,我就与班级学生共同商量确定了班级的组织架构。首先,选举产生班长一名,负责班级领队,当教室出现教师暂时不在的情况,班长可以临时充当小老师的职责。接着,自愿报名产生班级诸多小岗位,如:黑板美容师、图书管理员、牛奶搬运员、节电小卫士……小岗位由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进行选择,心思细腻的可以当节电小卫士,个子高的可以做黑板美容师,善于整理的可以做图书管理员……尽可能多的设立各种各样的小岗位,使每个学生都有事可做。这样一来,当班级获得集体荣誉时,每个学生都是打造出荣誉的一员,从而产生对班级的归属感与集体荣誉感。
最后,结合精神与物质进行奖励,确保学生的积极性。在班级管理中,能否建立一个良好的班集体,是否能形成卓有成效的激励机制显得尤为重要。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有趣的奖励比起其他东西更具吸引力。因此,在班级建设的最后,我利用“心愿存折”这一代币形式建立实用又有趣的班级奖励机制,帮助孩子规范自己的行为,从而实现初定的班级愿景。在开学之初,我为每位学生发放了属于自己的心愿存折,并让他们写下了自己的心愿。孩子们有的写下了我想当一天领操员,有的写下了希望爸爸妈妈带我去一次游乐园,有的写下了我想要获得一张作业免写券……各式各样,琳琅满目。面对学生合理的心愿,我给予肯定,并和他们共同商讨出完成心愿所需的奖章格式,约定在获得相应数量的奖章后即可帮助他们完成心愿。接着,明确获得奖章的方式,如上课积极发言、作业认真完成、食堂“光盘行动”、小岗位认真负责、帮助身边的小朋友……涉及各个方面,只要做好了,都可以获得奖章。有了目标与方法,学生在日常行为规范、作业完成、同伴相处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这也使得之前所确定的班级愿景与班级小岗位的设立有了巨大的支撑力量。
一个良好的班级,需要老师与学生的共同努力。我想,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早就一个好的班级,让每个学生都能印下自己的足迹,折射出自己生命的价值,这是作为教师,我们育人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