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登录
首页 走进牛小 新闻中心 工作指南 教育科研 德育纵横 党群工作 班级网站 专题网站
栏目列表
 
 
快速连接
 
 
最新更新
 
牛塘中心小学校长 陈子 01-19
常州市骨干教师 黄曙英 12-29
武进区学科带头人 吕青 12-29
武进区学科带头人 周小… 12-29
常州市学科带头人 蒋丹萍… 12-29
 
  首页 >>教育科研>>校本研修>>学习心得>>文章内容
 
读《多元智能理论》后感
发布日期:2022年01月12日     点击次数:      作者:沈君芸     来源:本站原创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贯彻终生学习的理念,本学期,闲暇之余,我阅读了《多元智能理论》一书,这本书使我感觉受益匪浅。  

第二章对“多元智能理论” 这一概念进行了简介,书中举例说:对两名11岁的儿童进行一项智力测试,两名儿童的教师检查测试的结果,发现其中一人表现较为出色,在测试的所有部分,答对题的数目都比她的同伴多,事实上,她的分数与比她大3~4岁儿童相同,可以说是一个超常儿童。另一个儿童的成绩平平,他的分数与同龄人所差无几。根据智力测试的分数,人们对这两位儿童的未来有了不同的预测。教师们认为第一名儿童在学校里会学得很好,而第二名儿童则学习一般。结果这些预言得到了证实。换句话说,这两名儿童智力测试的分数,预测出他们后来在学校里的表现。但是,学生从学校毕业以后又怎样呢?多年以后成绩平平的儿童成了一名杰出的工程师,他无论在职业工程师的队伍里还是在社区,都享有很高的声誉。他的成功并非侥幸,所有的人都认为他很有天才。那名超常儿童原想当作家,但没有成功,作品屡被出版社拒绝,于是她在银行里谋到了一个中等职位。虽然不能说它是失败者,但其成年以后的表现却被儿们认为平庸。这是为什么?这种事例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也时常发生,作为教育工作者难道我们不应该也要问一问这是为什么吗?作为人,我们大家都拥有各种各样的技能来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多种多样的能力,在相当程度上是彼此独立存在的。通过这些智能的不同组合,创造出了人类能力的多样性,也就是说“整体大于部分相加之和”的原因。也就是说一个人可能在任何一种智能上都没有特殊的天赋,但如果所拥有的各种职能和技能被巧妙的组合在一起,说不定她在担任某一个角色时会很出色。 

发展多元智能理论,对我们从事教育工作的人有许多有益的启发,值得我们认真地思考。只能发展的轨迹是不同的 强化的环境适合儿童期的学生,直接使用记号或标记的教学适合年纪较大的学生。教育教学必须根据职能发展的轨迹进行,只有适合学生特定发展的,才能使学生获益。某一教学方法在一个阶段可能太早,在另一个阶段可能太迟。人的多种才能目前被忽视,拥有这些才能的人士目前教育的受害者。我觉得我们教育工作者要认真学习研究“多元智能理论”并思考它对教育的启示。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牛塘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校 长:陈 子┋电话:0519-69699558   

    苏公网安备32041202001011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