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登录
首页 走进牛小 新闻中心 工作指南 教育科研 德育纵横 党群工作 班级网站 专题网站
栏目列表
 
 
快速连接
 
 
最新更新
 
牛塘中心小学校长 陈子 01-19
常州市骨干教师 黄曙英 12-29
武进区学科带头人 吕青 12-29
武进区学科带头人 周小… 12-29
常州市学科带头人 蒋丹萍… 12-29
 
  首页 >>教育科研>>校本研修>>学习心得>>文章内容
 
阅读——语文之大计
发布日期:2022年01月11日     点击次数:      作者:王暖     来源:本站原创

阅读——语文之大计

——读《温儒敏语文讲习录》有感

每次拿起一本新书,我总喜欢将它的封面和封底研究一番。这不,拿起部编本总主编温教授的这本讲习录,我便被封底上的一段话吸引住了“激发和培养读书兴趣。是语文教学的‘牛鼻子’。老师们使用新教材,要研究如何把‘教读’‘自读’和‘课外阅读’三者结合起来,融为一体,千方百计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有这一条,语文素养的提升才不是空话。”所以,我决定把这本书带回家,好好研读。希望可以做到:站上讲台,我就是语文!

部编版教材的使用也有四五个年头了,面对新教材,新内容,我们每一位老师都有新的想法,伴随着这些“新”的还有我们内心的焦虑感:我能正确解读教材吗?我的教学方法还适用吗……在这本书里,我们都能找到答案。

从事语文教学已经六七个年头,从打小就学的苏教版到目前的部编版,我都经历过,无论是哪一个版本,都不曾浇灭过我对语文的热情。我们总说,这个时代已经进入到了“大语文时代”,那何为“大语文”呢?语文教育,是以人获得更好的身心发展为基点的,因此,语文教育不仅在于让学生更好地进行语言表达,同时在于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方式、培养美好健康的情感与心理认知、完善和提升学生的自身人格与人文修养。将其称作“全人教育”、“全人作文”。基于此,语文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

温教授在讲习录中提到“教材编写不只照顾人文性,还注重训练必需的语文能力、写作以及口语。”部编版教材它不仅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十分的接地气,能够满足一线需要,对教学弊病起纠偏作用。它还加强了教材编写的科学性,贴近当代学生生活,体现出时代性。这一切都与我们的国情挂钩,努力切入当代中小学生的语文生活,适应社会转型和时代需求。由于时代的特殊性,当代中小学生从小接触的事物已今非昔比。我们小时候走的是泥地,现在的小朋友出门看到的基本都是水泥柏油路;我们出行时靠自行车、摩托车、公交车,而现在大部分的学生出门便是私家车……我们是属于两个时代的人,那如何让他们感受到时代的进步呢?那么教材输出便是其中的一条捷径,这个教材并非仅仅局限于语文书,它还可以是各类课内外的阅读书,读书是了解这个时代变迁的最佳方式,它会深深地烙印在我们的心间脑海。温教授提出的“教读、自读、课外阅读”三者结合,融为一体,无一不与“读”字紧密结合,可见,读书的重要性。

就一年级的教材来说,我们可以在教材中看到“和大人一起读”这一版块,它可以有效地与学前教育进行一个衔接,从一开始就引导学生的读书兴趣。兴趣培养起来了,那么对于课外阅读的渴望也就油然而生。随着学生年级的上升,阅读的方法就需要我们去教授。努力做到“课标”要求的“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在学习这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中,学生也会归纳总结出最适合自己的读书方式和方法。在做到“教读”“自读”“课外阅读”三者集合起来时,我们老师也要适当的给他们“加码”,针对每一篇课文都给出若干篇相关的文章,让学生进行阅读,并能够适当地为文章写一些批注,为后期的写作做好前期铺垫。

这一切都是我们的理想型,能够做到这些的前提便是学生们能够喜欢读书,爱读书。我们不得不承认,现在大部分学生除了教科书和教辅用书,几乎是不怎么读书的,他们不喜欢,也不会读完整的书。他们似乎把更多的心思放在了如何提高自己的分数上面而一再地去啃教科书,殊不知,这种思想误区极大地耽误了自己的进步,不汲取更多的知识而死板地去看同一个固定内容是多么的可笑啊。

试想,读书少,或者不读书,只读教材教辅,如此功利,怎么可能学好语文?我们应当从小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才能有效地提升语文素养。因此,我们要尽快地解决读书的困境问题。我从事过低年级和中年级两个年段的语文教学工作,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年级越高,学生的读书兴趣越淡,低年级的学生可能相对来说学业压力没有中年级学生大,所以他们在处于低年段时能够有时间来阅读自己喜欢的书籍,等到学业压力到来时,他们会果断放弃课外阅读而投身教辅用书的怀抱,其实,我们作为老师也可以理解他们这种行为——为了成绩。当下的应试教育普遍存在,学生要成绩,家长要成绩,老师要成绩,学校要成绩,这是我们不可避免的,很现实的一个问题,那我们是否能够在成绩与阅读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呢?那就需要我们这群语文老师努力改进我们的语文教学,哪怕只是一点点。

首先,我们教师自身要有培养学生读书兴趣的意识,而不是为了成绩拼命给学生做题,以题海战术来取得微薄的几分。尤其是低年段,充分地要求学生多读,要好好地利用教材中的传统名句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比如“读书百遍,而义自见”等,让学生明白,多读书是可以从不懂读到懂,从不熟练到熟练,慢慢的,文字就认识了,过关了,语言也得到了一定的积累。其次,是要注重教读书的方法。我们花了很多的精力来教语文,其实很多时候都是在教阅读,但是学生呈现出的效果也是参差不齐,即使是掌握得好的学生也不见得就是喜欢阅读的,因为我们总是把精力放在如何精读上面,而忽略了其它的读书方法,比如:默读、浏览、快读、跳读、猜读、比较阅读等等,都是有一定的技巧方法的,而我们却重精读,轻其它,导致学生对于阅读兴致缺缺。对于学生来说,课外阅读很重要,但不能都是精读,在很多时候,应当是“连滚带爬”地读,我们在旁适当的鼓励与指导。再者便是将课外阅读纳入教学计划。我们课堂上总是围绕课文教学,对课外阅读并不是很重视,甚至是放弃的状态,可是我们的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该是语文实践,应该是要包括课内教学与课外阅读两个方面。大量的阅读不应该是课内内容,而应该是相关联的课外阅读,也不应该仅限于课堂教学或者大量反复地做题。让学生有针对性地读一读“闲书”吧,也许会有意外之喜呢?

教学的目的不是为了培养机械性的做题机器,而是为国家培养创造性的人才。读书虽不是成才的唯一道路,但是,多读书一定不会吃亏。大语文时代的我们,读书少一定是跟不上时代的步伐的,唯有多读书才能在康庄大道上越走越远。阅读,一定是我们语文教学的一条大计。

教材可能在未来的某一天还会发生改变,但是教育大计从不会发生改变,自“科教兴国”提出以来,无数的人为此奉献着自己,相信我们的时代会越来越辉煌,让我们从娃娃抓起,一起阅读吧!读出我们美好的未来!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牛塘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校 长:陈 子┋电话:0519-69699558   

    苏公网安备32041202001011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