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心得
牛塘中心小学 杨雨烨
2021年的暑假,居家防疫和东京奥运成为我们生活的关键词,按要求采取防疫措施已成为我们的生活习惯,而全家一起观看东京奥运成为了平淡日子中的一抹亮色。最近,《人民日报》刊载了乒乓球运动员马龙的文章,上面说到:只要心怀热爱,永远都是当打之年。小学语文老师的身份要求我不断学习前沿教育理念,而此次的培训正如一缕清风,从理论到实践,从宏观到微观,让我全面深入地加强对“新教学”的认识,收获颇多。
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张人利校长《后“茶馆式”教学》的讲座。张校长首先从四个方面阐明了目前存在的教育现状:1.教师总体讲得太多,但绝大部分教师并没有认识到自己讲得太多,常常把自己的讲解作为学生学习的唯一途径;2.暴露学生学习中问题不够,解决更少,教师仅仅告诉学生什么是正确的,没有关注学生是怎么思考的;3.教师没有正视学生间差异,即使有,也只是在学业成绩上,除了布置大量练习和补课之外,缺少其他办法;4.许多教师不明白自己每个教学行为的价值取向究竟何在,常常带有盲目性。以上四个弊端,聚焦于课堂教学中如何关注学习主体 ——学生的核心问题上。他们进行了一系列实证研究,告诉我们“老师讲得不完整的课才是好课,老师讲得完整的课不一定是好课,后茶馆式教学的现场理念是老师讲的不一定是最重要的,而一定是学生不懂的,他认为课堂上一定要让学生暴露出问题,没有暴露问题的教学就是灌输。
张人利校长结合新课程的理念,以有领导的“茶馆式”教学为基础,探索这一教学方法的发展,并且把这种发展后的“茶馆式”教学称为后“茶馆式”教学,简单来说“后茶馆式教学”就是:遵循学生认知(或学习)规律,由教师帮助,学生自己学习的教学。通过暴露学生的“潜意识”,使其“相异构想”充分显性出来,让学生的思维不同的碰撞,察出火花,最后把得到正确的教会给学生,加深学生的理解,提高学习效能,同时也能提高教学质量。
我们以前的教学方法,一味要求学生多练习,学生学的很累;教师讲的很多,学生课后往往忘记了很多。学生都不知道在这节课上学到了什么,甚至有学生都不知道这节课学的是什么内容。这是低效教学或者是无效教学的一种表现,与我们新课程要求的理念背道而驰。
同时张校长还强调了一点,教材的重点、难点并不一定就是课的重点、难点。我们一直以来在课堂教学上的困惑,学生都已经会了或者都已经很好的掌握了教材内容,是重点,难点吗?当然不是,这就要求我们老师要有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面对核心知识、核心概念,学生缺乏必要的经历,或者经历不全面,应用“做中学”的方式更为重要。“做中学”方式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由于是两个维度的分类,因此,在独立学习中可以应用“书中学”方式,也可以应用“做中学”方式,在合作学习中也是如此。 在教学中,教师应创设“脚手架”。所谓“脚手架”,便是教师设计的问题、习题、图表、录像。“脚手架”有别于“坡度”、“铺垫”。“坡度”、“铺垫”往往是教师讲解时的需要。“脚手架”由教师创设,学生自己学习中使用,它是一种“学具”。“脚手架”又是一种特定的学具,这个班级学生适合的“脚手架”,另一个班不一定适合。它是后“茶馆式”教学的核心技术。
听完讲座,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做什么都要讲科学,很多实践层面的东西一点儿都不玄妙,教学首先是人的教学,所以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是“后茶馆式”教学的最主要的内涵。“茶馆”本身就有休闲之意,有一种随意在里面,这样就远离了刻意,就会更加尊重学生的认知。所以“先学后教”是其主要特征,但是他们把这项活动做得更实,更灵活,而没有让其模式化、概念化,每个学科都有针对不同课型所设计的课堂流程。而老师就要充分发挥帮助引导的作用,适时创设“脚手架”,帮助学生学习。培训很短暂,但我们会在新教学之路上不断研究,不断实践,以求学生最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