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了俞正强老师的课《负数的认识》,刚开始听觉得很平淡,俞老师讲话慢条斯理,不温不火,但是越听越好听,越听越体会到俞老师深厚的教学底蕴。学生也是一样,不知不觉得就被俞老师吸引了,在俞老师浅显易懂、幽默风趣而又富有感染力的语言下学会了思考,发展了思维。
一、基于儿童——引导概念理解
俞老师的《负数的认识》这节课分为两大板块来教学,第一板块是完成数学知识点和技能点的教学,即落实负数的读、写、表示与大小。俞老师没有用信息技术手段,仅仅是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加上与学生们的谈话交流,让整节课都来源于学生的创造和生成。基于学生对于负数的已有认识的基础上,通过一次次的放下身段的与学生交谈,在学生说不出或说错时,他会反复的提问,一个问题有时都问了好几遍,不急不躁地直到孩子们自己领悟到更合适的答案为止。正如潘院所说公开课更应上成常态课的感觉,而我却在公开课时太过严肃,使学生不能更轻松地去思考,去表达。无论是常态课还是公开课我们都应蹲下身来,站在儿童的角度,和他们一起思维,一起发展。俞老师的幽默风趣是学不来的,但俞老师基于儿童立场的谈话交流却是值得学习的。
二、基于儿童——尊重真实体验
这节课的第二板块是我最喜欢的,俞老师让学生以“若 为0,则 +, 为-”为模型进行举例,学生通过举例,拨云见日渐渐明白正负数在生活中应用广泛,更知道了正负数的产生都是先定标准量0,0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点,感悟0的价值。本节课我在去年也执教过,而对于这一环节的设计我是直接提供给学生几组具体情境,让学生从中去找标准0,正数和负数,最后再来对比观察,体会标准0的价值,正负数是表示相反意义的量。听了俞老师的设计,我觉得俞老师让学生举例,这样举例的过程学生的体验感悟更深刻,在一次次的举例中,在与其他同学的讨论交流中,慢慢地体会到了0的价值,以及正负数真正的含义。这种体验环节比让学生鹦鹉学舌似地说出课本上的话,比让学生会做该内容的题目,要有意义得多。因为知识和技能是可以通过告知、训练的方式来获得的,但思维、感悟却需要反复的“浸润”,因此我们在课堂上要提供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体验感悟,在体验中学会思维。
俞老师能够如此轻松的驾驭课堂,是基于他对教材有深刻的领悟、有广博的教育思想作为强大的依托,同时能够把教育教学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因此青年教师要提升自己的教学还是首先要吃透教材,在高观点下建构课堂,充分给足学生体验的时空,以此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会数学的思维,发展数学关键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