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稿
《灰雀》是一篇既有趣也感人的故事。列宁怀着深深的爱鸟之情去寻找丢失的鸟,这爱鸟之情感动了捉走鸟的小男孩,小男孩自觉改正了错误。课文以生动具体的语言,简短、含义深刻的对话描写,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语言文字训练材料。这是让孩子的心灵受到启迪、升华的一篇美文。听了蒋老师的课,我有以下四点感受:
一、亲切自然的课堂氛围
无论是课前师生互动交流,还是课堂教学的推进过程,蒋老师始终带着微笑,微笑中流露着对学生的鼓励,比如:学生朗读完能及时评价,“读得真棒””掌声在哪里“,类似这样的课堂评价,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学生也变得想说、想读、敢说、敢读。
二、线索清晰,重点突出
蒋老师的教学处处彰显着以生为本,课文分为三个部分,该怎么分呢?先放,让学生去发现,去概括,让每个学生的思维都活跃起来。接着再收,为他们提供一种最简洁的分法,让其在思维充分放开之后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这时候,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是主动的,是以开放的胸襟去接受的。在之后的教学过程中,蒋老师紧紧抓住这一条线索,指导学生通过朗读深刻地体会、表达出来。“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蒋老师以教材文本为依托,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延伸课文内涵,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当讲到表现列宁喜欢灰雀的句子时,学生们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仿佛他们也看到了那活蹦乱跳的小灰雀。跟随学生的视野,体味列宁对灰雀的喜爱之情,一起欣赏可爱的小灰雀。
三、立足学法,抓好语言训练点
通过这段教学,不仅让学生明白概括归纳课文要简练、准确,同时也要教给学生简单的概括归纳方法:时间+谁干什么。不仅让学生知其然,更让学生知其所以然。蒋老师这部分的教学好似深凿井,宁愿慢一点,也要等待学生明白了,再开始新的教学。这样的教学是扎根于学生实际的,而不是流走于形式的。
四、识字教学有方法
蒋老师在教学“诚”这个生字时,并没有局限于文本,而是进行了适当延伸拓展,如校训,通过一个字学习了一串词,真正做到了字不离词,丰富了学生对字词的积累。在指导书写时,蒋老师边范写边说口诀,有效地帮助学生记忆生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