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拒绝成为温室花朵
“温室的花朵”,经不起风雨的吹打。而每一个人总要面对各种各样的事,没有任何一顶“遮雨棚”能护一生。走出温室,才能走向未来世界。
我有这样的一个学生,所有的任课老师都评价他“批评不得!”任何人稍稍批评他一点,他就会发脾气,反抗情绪很大。这个学生叫小江,家中排行老四,是唯一的男孩,他们的家长老来得子,对这个孩子特别重视,也特别溺爱。这个孩子从小尽享家里全部的爱,平时主要由奶奶照顾他的饮食起居,可谓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奶奶的长时间骄纵,加上父母的放任不管,造就了他上学之后,“说不得”的性格。令人欣慰的是他的父母非常信任老师,愿意听取学校的建议。我认为 “道理”和“情感”两手都要抓。首先,我建议他的父母,亲自照顾他,有意识地增加陪伴时间,避免完全交给奶奶照顾、防止溺爱;其次,要平均分配对四个子女的爱,要让他与三个姐姐一起相处,共同享受家庭生活;接着,要给予他一些家庭任务,参与家务劳动,担起家庭小帮手的职责。
(二)拓宽孩子的交际面
让孩子接触除了溺爱者以外更多的群体,有利于锻炼交际能力,增长见识,认识更广阔的天地。类似“小霸王”“小皇帝”这样的孩子,自私蛮横霸道,究其原因,小时候一直是奶奶抚养、独宠,享受生活中的一切环境资源。平时不太接触其他人,也就不服从其他人的管教。我建议家长带他去更多的接触社会,接触其他人。让这样的孩子在一个正常、健康的环境中,通过自己的参与和付出,品味酸甜苦辣各种滋味,在收获爱的同时,也能学会了理解爱,付出自己的爱。
(三)提升孩子的耐挫力
任何人都有优缺点,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不能只听“好话”,要勇于接受他人正确的意见,我们才能扬长避短。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困难,能面对挫折,面对风雨,小苗才能长成参天大树!没有一个孩子天生想做一个坏小孩。我们要给予他们锻炼的机会,在实践中学会听取他人意见,扬长避短,完善自己。在家庭生活中,爱,不是一味的忍耐和退让,要“呵护”,同时也要“教育”。家长实施监护人的职责,用一颗平常心履行家长应尽的职责,维护将做家长的尊严,才能给孩子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