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空余时间我阅读了徐洁老师的《把课堂还给学生——如何构建理想课堂》一书,本书分为八个章节。作者基于学生立场,聚焦课堂教学改革,总结了自己多年来的教育研究和思考,认真梳理课堂教学方面的讲座与培训经历,剖析了课堂教学的内在使命,并从课堂设计、教学方法、学习组织、课堂生成、课堂评价、课堂变革等方法,系统勾画了搭建如何理想课堂的教育图谱,兼具专业性与实操性。通过对本书的学习让我收获颇多,让我在“如何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这个问题上有了许多思考和新的认识。学习书本后我结合音乐教学写下了自己的一些感悟。
把课堂还给学生,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个体差异。对于每一个学生来说,他们都渴望得到教师的关注与重视,我们也会发现每当老师在课堂上提问时,总有个别音乐能力相对较弱学生课堂参与度不高,在学习上表现出消极的心理状态。长而久之,这些学生便会逐渐对音乐课失去兴趣,同时他们的学习态度和性格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所以,音乐活动应该面向全体学生,要使每个学生都能愉快地参与进来,做到人人参与、人人都能感受音乐的带来乐趣。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尽量创造机会让学生体验更多的成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内在动机,帮助学生在进步中树立信心。例如:在歌曲合唱中,可以安排那些音准、节奏相对欠缺的学生负责相对简单的部分,让他们也能自信地进行音乐学习。在保证全体学生均达到教学要求的前提下,对那些能力较强的学生进行知识面的拓宽,在强化所学知识的同时使他们了解更多与音乐相关的知识,并引导他们开展独立自主地学习;而对于那些学习进度慢的学生则更需要加强对他们辅导,努力缩小差距,使他们能积极、自信的学习和进行音乐活动。
把课堂还给学生,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真实情况。现实教学中,许多老师对一节好课的评价标准存在一定的偏差。当这个基本性的问题出现偏差的时候,课堂教学的导向就走偏了。徐老师通过分享一次她在聆听一位省优质课一等奖获得者执教的一节数学课的经历让我对好课有了新的认识。这位老师年轻、充满朝气、美丽大方。听完课后,进行研讨,徐老师先让执教教师谈谈自己的感觉。执教教师觉得自己上的挺顺的。而徐老师的评课中提出:“你的这节课问题就出在一个‘顺’字上,行云流水一般,太顺了,顺的不可思议。每一个上黑板做题的学生都做得非常正确,每一个回答问题的学生都回答得相当完美,老师始终将表扬鼓励的话,没有发现一个问题。”而在徐老师拿出观察记录的内容对照时,真实情却确是,下面做题的许多学生都出现了错误。会的学生自然会,不会的学生还是不会,教学效率较低。是啊,其实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不必追求太过“完美”的课堂,真正懂得上课的老师,课不是上给别人看的,而是实实在在地为学生学习解决问题。有些高效的课堂其实是不流畅的:学生不断出错,语言表达并不流利,学习水平偏下的学生不断地上台展示。教师不得不改变先前的预设来应对这些突如其来的情况,反而异彩纷呈。音乐课堂何尝不是如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真实情况,发现问题巧妙地解决问题,也能让课堂精彩。
把课堂还给学生,要让学生在课堂里有充分展示自己的时间与空间。我们在课堂上要科学地安排时间,教师的教授与解释,与学生自学、讨论、发言、实践、展示的比例要适当,要尽量把有限的时间留给学生去思考、去参与、去体验。在教学中,我们会发现学生在参与音乐表演活动时常常会表现出矛盾的心理。有部分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音乐表演中来,这些学生往往表现的比较自信乐观,愿意展现自己,而另一部分学生却常常犹豫不决,在得到鼓励后才肯参与。所以,通过开展有针对性的互动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合作意识是非常必要的。如合唱、音乐小品等等,擅长音乐表演的同学与自信心薄弱的学生共同参与到音乐活动,相互促进,这样可以使不自信的学生慢慢地融入进来,在集体活动中得到锻炼,让他们在提升自信心的同时也能感受音乐带来快乐,从而积极主动地展现自己,发展自己的音乐才能。只有让学生真正参与进来,才是真正的把课堂还给学生。
通过对本书的学习在课堂教学方面给了我许多的启发和帮助。课堂上,教师要用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同时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和个体差异,满足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努力构建一个充满活力的理想课堂,这样的课堂才是符合教育可持续发展的课堂。只有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的精神在教育中成长,才能真正地促进学生终身健康发展。希望通过不断地摸索、实践,我也能做到真正的把课堂还给学生,让教育回归本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