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学期拜读了葛明荣王晓静老师的《班主任工作艺术从案例中学习》一书,感觉收获良多。特别是其第六章《用爱开启心一一班主任转化后进生的艺术》这一章节,更是让在班主任工作特别是在后进生转化工作上一等莫展的我感觉找到了方法找到了光明。其中所讲到方法技巧和思想,知道了引领了我这一学期的工作,特别是后进生转化的工作,现在我结合《班主任工作的艺术》一书,并结合本学期我班实际情况,谈谈我对在后进生转化工作的认识
那么,我们首先要搞清楚的就是什么是后进生。所谓后进生就是:一般是指那些学习差、纪律差、行为习惯差的学生。过去人们把他们叫做差生,现在称为后进生,即“后来进步之意。所调差生也就是后进生,一种表现为成差,一种表现为思想落后及行为习惯差。对于后进生,特别是双差生,我们做老师的已经习了对他们的批评和训斥,甚至轻率的断言他们不可救药。然而,世界上没有甘心落后的人,后进生的眼里也经常闪动着渴求上进的光芒,只不过这种光芒往往被我们所忽略。不是有人曾说:如果孩子天生就是优生,哪教育还有什么功能?又谈什么基础的素质教呢?因而对后进生,我们更应变嫌弃为喜爱,变忽视为重视变冷漠为关注,变薄待为厚特。每一个落后的学生将来都有可能成为优秀的人,就如同一棵小树一样,不管它今天多么弯曲。数年之后也可能成为栋梁之材。老师的任就是努力创造学生生长的适宜环境,为他们提供上进的机会。一个只会训斥,明笑、轻视学生的老师,水远都不可能营造出适学生生长的空间。如何对差生进行管理,怎样才能提高差生,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第一,热爱差生,尊重和信任他们。这是教育好差生的重要前提。对差生教师要倍加热爱。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在家庭不能没有母爱,在学校不能没有师爱。由于差生很少尝到学习的甜头,自暴自弃,他们总感到教师不喜欢自己,久而久之就产生与教师对立的情绪。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要转变差生,就要把冷淡的或者是对立的师生关系变成热情和亲密的师生关系。如果教师不是满腔热情地加倍热爱学生,要想教好他们是困难的,其至是不可能的。
热爱学生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这是第一步。“动之以情”是说教师对学生应有深厚的感情,而这种感情又有别于母爱,它应是热诚于内,平静于外。“晓之以理”就是教师热爱学生的感情不能过分地表现在外形的强上,应体现于内在的理智和持久的态度上。要把学生的感性认识,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第二步是“导之以行,持之以恒”。“导之以行”则要要求教师应身体力行,身先于生。让学生由模仿地学到独立的学,再到创造性的学习。这样,持之以恒,就能见效。要求学生“持之以恒”,教师对待他们的态度、作法也要“持之以恒”,但感情要适度。这即是说,教师对他们要有感情、有理智、有行动、有恒心、有效果,做到耐心和信心的持久,才能引起学生“持之以恒”
第二、改进课堂教学,提高差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中增加较差学生的实践机会,越是较差越要让他们做,特别是在课堂做,使他们的思维始终处于积极状态。要在教师的指导下,给他们布置一定的适合程度的习题,增加练习的机会,使他们尝到成功的喜悦。同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既要有统一的基本要求和区别对待,因材施教,把统一性和灵活性结合起来。
第三、积极地开展课外活动和校外活动,通过活动深入具体地了解研究差生的特点、特长爱好、兴趣。有的差生在课堂上表现差,但在活动中却显示出良好的素质和能力。对于差生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积极因素,要加以鼓励,并注意以学生群体的优促差,以学生自身的长补短。教师要注意学生微小的进步,体谅其困难和不足,不可要求过高,操之过急。要尽量吸收绝大多数的学生参加活动,对于较差的学生,应尽量照顺,适当地满足他们的要求。第四、依靠良好的校风、班风和学风,依靠集体的力量,从多方面影响和帮助较差的学生。集体的力量是很大的,作为班主任、科任教师,首先要影响集体,然后由集体的力量来帮助或作用于差生。因为他们是同龄人,语言、感情思维方式相同,特别是已经转变了的差生,去帮助未转变或正在转变中的差生,作用更大。这一点,非常值得重视。
第五、积极争取家长的密切配合与协助。配合是相互的,作为教师对家长提出的要求要明确、具体,让家长时时注意教育学生的态度和方法,注重实效。当前家庭教育有两个特点:一个是过“严”,一个是过“宽”。因此,教师对待家长要注意两条:一是不要告状,或者少告状。二是要多出主意。有些教师常常是“无事不登三宝殿”,使得家长和学生反感。教师家访应全面地介绍学生的情况,学生的进步表现、特长都应告诉家长,并提出具体、明确的要求。学生随着年、知识的增长,自我意识增强,在精神上即在道德品质、理想、意志等方面关心学生应注意什么,教师应给家长提出具体的方法。
总之,教师要变化自己的教学方法,机智地利用他们各自的长处努力使之发扬光大,帮助他们排除“我能学得好吗?”的思想干扰,树立一个信念:“困难是可以战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