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爱,需要赏识
——读《教育中的积极心理学》有感
牛塘中心小学 桂雪平
寒假中,有幸拜读了陶新华博士的《教育中的积极心理学》一书,一捧起这本带有淡淡墨香的书,我就爱不释手,品在其中,精神也成长在其中。
书的封面上有这样一句话:当我们聚焦于积极面的时候,我们就看到了进步和希望。这句话让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师爱,需要赏识。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认可之中,他就学会了自爱。老师的赏识是对学生的肯定和鼓励,能够让学生更加自信,更愿意与老师沟通,因此老师们应该多给学生一些赏识,教师的教学才会得心应手,提高效率。
班上的高苏晨是个非常独特的孩子,每天早上最后一个进教室的总是他,做操站队最后一个走出教室的也一定是他,做作业时最后一个动笔的也是他。上课时,他从来不举手发言,只沉醉于自我世界里。开始时,我上课经常将目光扫向他,用动作暗示他,甚至用语言提醒他,可效果甚微。后来的多次课堂提问和测试让我不得不重新观察这个孩子,也开始审视自己的教育方法。虽然他的声音很小,但我课堂提的每一个问题他都能回答,小测试他考得也非常好。而且他居然知道很多很多同年级孩子不知道的知识。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要以人对人的方式对待孩子,要善于发现他心中能够响应我们召唤的那一隅,这样才能克服那些防碍教育的不利因素……”我想我终于找到了与他交流的钥匙,原来他爱看课外书,于是我经常找他和我交流,并安排他给大家交流读书心得,渐渐地,他变得开朗起来,大家都愿意与他做朋友!他现在上课有时还会不在状态,只是我学会了赏识,我知道他智慧的火花不时地在闪烁!他找到了自信,我的心里也充满了成就感。
书中关于慧眼识人的论述——“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只要找到后进生身上的优势特征,多加鼓励和表扬,当学生感受到自己的优势特征被认可,他们会因此而更加自信和有成就感,因而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改变”,真的让我豁然开朗。原来教育教学效果不好,都是因为方法不够恰当,作为老师,不能总是以一种消极的方式处理学生的问题,要用积极心理学解决学生的问题,师爱,需要赏识。
总之,这本书让我感受到阅读美好的同时,更感受到自身成长带来的能量效应。温故而知新,以后我会再反复阅读,汲取书中的营养,让它指引我的教育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