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登录
首页 走进牛小 新闻中心 工作指南 教育科研 德育纵横 党群工作 班级网站 专题网站
栏目列表
 
 
快速连接
 
 
最新更新
 
牛塘中心小学校长 陈子 01-19
常州市骨干教师 黄曙英 12-29
武进区学科带头人 吕青 12-29
武进区学科带头人 周小… 12-29
常州市学科带头人 蒋丹萍… 12-29
 
  首页 >>教育科研>>校本研修>>学习心得>>文章内容
 
在理解中接纳 在宽容中尊重
发布日期:2021年01月22日     点击次数:      作者:龚小惠     来源:本站原创

在理解中接纳 在宽容中尊重

                        牛塘小学 龚小惠

【案例】

今天班里最坐不定,且最令我头疼的小张在课堂上居然坐定了!更不可思议的是他还举手发言了!这是怎么回事?略一回忆,想起了课前的那一幕:走进教室,见他正低头捡着脚边的一张小纸片,我轻轻摸摸他的头,投去一个赞赏的眼神,悄悄地在他的耳朵旁说了句:你真棒,老师真喜欢你!”
    难道,是这么一个眼神,一句话,让他开始改变了?要知道,这个孩子,每天都会因为调皮捣蛋而屡屡遭到各科老师的批评。不管老师采取了怎样激烈的措施,均不见效,甚至还有变本加厉的势态。看来,赏识教育真的很神啊!
    于是,我决定开始猛烈的糖衣轰炸
    “我请小张来回答,因为他是现在坐得最端正的小朋友。

 “我又要奖励小张了,瞧他今天听课多专心啊!”类似这样的表扬还有很多,在大家羡慕的眼光下,小张坚持专心听了半节课。原本,我以为很难教的他原来也有软肋

 画画期间,我走到他身边,拉起他的小手说,你陪龚老师一起画画,好吗?”
    “好啊。他的小眼睛滚圆滚圆的,回答得干脆极了。

在我边上的他偶尔看看我教其他孩子做作业,显得很安静。见他画得那么投入,我继续批改起作业来。
    没过多久,我见他一个人站在那哭,伤心得跟什么似的,眼泪啪嗒啪嗒往下掉。我站起身一边替他擦眼泪,一边询问他怎么回事。                     

谁知他就是不开口,我一看,他手里的蜡笔没了。而笔的主人此刻正站在不远处看着他。
    “是不是他把蜡笔拿走了,不给你画?”见我说中了,他哭得更伤心了。

  “沈,我叫来了画笔的主人,是不是以为他自己从讲台上拿了你的蜡笔画的,所以你生气拿走了?”
    “是的,他怎能不经过我同意就拿我的蜡笔呢?他显得很气愤。
    我摸着沈的头告诉他:蜡笔是老师借给他的,因为啊,他陪老师批作业,可乖了。
    见我这么说,沈赶忙将蜡笔拿出来,并放到了小张的手里。这下,两个孩子才都抹平了心里的疙瘩。

下课铃声一响,小张乐颠颠地告诉我,以后每节课都要陪我批作业,因为今天他觉得好开心!

反思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他们千差万别,个性、能力兴趣各不相同。作为教师,我们要学会宽容,学会尊重,学会理解,这样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成为他们信赖的良师益友。
一、给一份宽容 

当我们不断地就某个问题批评一个孩子的时候,我们会发现,这个孩子的缺点会不断地蔓延,不断地扩张,甚至一些原本良好的行为习惯也会随之改变。

案例中的小张小朋友就是这样一个孩子。对于他来说,批评已经是家常便饭,我就是个坏孩子的想法已慢慢根植于自己的脑海中。像这样的孩子很容易形成破罐子破摔的消极想法,犯错误,吃批评的思维定势。

对于他们,作为教师首先要给予他一份宽容。不要因对孩子的不足而当头棒喝,而应积极寻找孩子的闪光点,抓住机会及时表扬。让孩子看到自己也有值得骄傲的地方,以便慢慢树立起孩子的自信心。
二、留一份尊重

每个人都希望得到他人的肯定,以体现自身的价值,孩子自然也不例外。作为老师的我们需要懂得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小张就是这么一个好动的孩子,他头脑灵活,爱出怪招惹人注目。在长期的批评声中,他渐渐成了一个不肯听话的孩子。别看他一脸的无所谓,其实,这样的孩子,往往内心是最渴求他人的尊重和赞赏的。教师适时的肯定与赞美,会增添孩子的自信与动力。

因此,教师在与学生交往中,不仅要给予学生更多的言语表扬,而且还要用微笑、注视、点头、肯定手势以及关怀性的接触等方式进行鼓励。以便孩子感受到教师对自己尊重与关注,从而逐步自信起来,达到自我要求,自我完善的目的。
三、多一份理解

孩子的思想虽还不成熟,但他们也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他们不满足于被爱、被保护,他们更渴求一种尊重和理解。

而这种尊重和理解必须以爱为基石。因为只有心中有了真爱,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寻找到切实有效的沟通方式,以不同的策略,逐步纠正其不良的行为习惯。

教育家魏书生曾说:教师应具备进入学生心灵的本领。育人也要育心。只有走进孩子心灵世界的教育,才能引发孩子心灵深处的共鸣。当孩子委屈哭泣时,必然有他的原因,教师要善于捕捉细微处,洞察孩子内心的想法。当孩子感受老师的理解与关爱的时候,那也将是孩子主动拉近彼此心的距离的开始。

当然,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但我相信只要怀揣着教育的梦想,让自己化身为一个欣赏者,总是能看到成功的!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牛塘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校 长:陈 子┋电话:0519-69699558   

    苏公网安备32041202001011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