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登录
首页 走进牛小 新闻中心 工作指南 教育科研 德育纵横 党群工作 班级网站 专题网站
栏目列表
 
 
快速连接
 
 
最新更新
 
牛塘中心小学校长 陈子 01-19
常州市骨干教师 黄曙英 12-29
武进区学科带头人 吕青 12-29
武进区学科带头人 周小… 12-29
常州市学科带头人 蒋丹萍… 12-29
 
  首页 >>教育科研>>校本研修>>学习心得>>文章内容
 
《小学语文名师作文课堂实录》读后感
发布日期:2020年07月16日     点击次数:      作者:王宏亚     来源:本站原创

激活作文课堂

——《小学语文名师作文课堂实录》读后感

作文教学是一项实践性极强的“工程”。长期以来,我们一直在寻求一条能提高作文教学水平的道路,很多人在这条路上探索,其中不乏收获者。最近,拜读了由张文质、窦桂梅老师主编的《小学语文名师作文课堂实录》。

本书荟萃了当今教坛上颇负盛名的20位名师的20堂作文课堂实录,有于永正老师执教的“歇后语编故事”,有支玉恒老师的“成都巨变”,还有窦桂梅老师上的“捶捶乐”等等,并附有精到的评析和深刻的教学反思。或许是被封面上一系列耳闻能详的名师的大名所吸引,也或许是在潜意识里感觉作文课难上的缘故吧,我毫不犹豫地从书架上众多的教育书籍中选择了这本书。

阅读一堂堂课堂实录,我犹如亲自走进了名师的课堂,那精妙的作文教学设计、恰如其分的赏析点拨,让人不得不慨叹名师们作文教学水平的高超。他们设计的很多课例,对于我们的日常作文教学,有很好的借鉴作用,同时也带给人深深的启迪。

一、功夫在平时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尽管屡次修改,但对学生习作有一点不变的是要求“内容真实具体,有真情实感”。然而,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我经常发现学生对所写的事物无动于衷,缺乏热情。张化万老师说得好:“真,是写好作文的出发点,也是作文的生命。”仔细想想,学生对所写的事物没有或缺乏亲身体验和感受,谈何“内容真实具体,有真情实感”呢?因此,空洞无物、苍白无力也就是必然了。

李吉林老师的“情境作文”体现出她对作文教学“教育性”的追寻,植根于儿童心理特点和儿童认识事物、学习语言的的规律之上。把客观的“境”(生活、景物)与主观的“情”(思想、感情),自然地在儿童作文中融为一体。名师们在教学过程中也往往采用 “活动作文”的形式:根据习作的要求,积极创设情境,恰当地组织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过程中。学生在参与过程中,就会全身心投入,会按老师的要求去做、去说、去看、去想。在活动中,老师会不露痕迹地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强化学生的所见所闻,以及各自的体验和感受。学生亲身参与了活动,并有了独特的感受,表达时也就有内容可说,自然也就没有了畏惧心理,自然就会萌生表达的欲望。

这些给了我很大的启示——作文,不是课表上的两节语文课。功夫要花在平时,每一次的活动,如:社会实践、大课间活动、吉尼斯活动等学生兴趣浓厚、参与积极的活动都成了我们作文教学的一部分。在活动中,有意识而又不着痕迹地引导学生观察周围同学的言行举止、脸部表情,揣测人物心理,并鼓励他们用日记的形式记下来,哪怕很简短的一个细节的描写都行。到作文课的时候,我们就像“放电影”一样,把活动过程中的一幕幕动人场景“放映”出来。学生既是编剧,又是导演,还是小演员,写起作文来也是兴致勃勃。

二、下水要适时

张祖庆老师的以知识为载体的想象作文,共分为五个板块。第一板块是创设情境,诱发探险欲望。第二板块是借助音效,想象探险经历。在各种音乐及老师的叙述中学生开始了虚拟的探险之旅,交流在探险过程中,你仿佛经历了什么。第三版块就开始动笔记录,描述探险之旅。在写之前老师对学生进行习作提示,明确写作要求。第四版块交流赏评,学生交流自己的片断,师生适时点评,并且老师也跟同学们交流自己当堂写的下水文,让师生共同来重温探险时刻。最后就是课后延伸,激励探险志向。鼓励大家把自己的文章合起来,出本书,并推荐孩子们课后阅读有关探险的书。这节课最大的一个亮点就是张老师在电脑上现场写作,并将其中一个探险小队学生的真名实姓写到了作文里。教师的这种举动,这种意向,给了学生一个明确的课堂信号——你写我也写。大家一期参与,一起构思,真正体现了“平等”。而且教师现场写作,灵感、思路、困惑等等,都是动态生成的,这才是作文指导最宝贵的资源。这给平时虽然也“下水”,但只在课前的我以深刻的启迪。

回顾自己的作文教学,缺少的就是学生习作个性的培养。指导学生写出的文章千篇一律,把写作教学的重心放在培养学生的写作技巧和文字表达能力上,久而久之,学生的作文就程式化了,语言仿佛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这本书中的老师不约而同地都采取了放胆习作,自由书写。如何把握“收”与“放‘的平衡呢?名师们采取了直接点评、学生互评、范文引路等方法。在组织学生习作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及时地指出学生语言或表达方式上的不妥之处,为其他学生如何桂发语言提供了参照。学生在评议同伴的习作过程中始终以相互欣赏的心态参与,分享同伴的经验成为一种好习惯。

窦桂梅老师在书中说:“若说赢在奋斗不息的人生路上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我们这些每天行走与课堂的教师,不也应该‘赢在课堂’?”怎么赢,才能让连接我们一生的课堂熠熠生辉呢?窦老师认为,要赢,就赢在一个“熬”字。这些特级教师的示范课展示出来的精彩课堂,是一点点“熬”出来的,是其智慧努力和精神探索的结晶,而我们这些年轻教师要做的就是分享与体验名师课堂的精彩中,积攒成长的力量与方法。沉浸在名师们鲜活而灵动的作文教学课堂,如沐春风,使人舒畅,也引人深思。我还将继续读下去,吸取更多的精髓,提高自己的作文教学水平。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牛塘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校 长:陈 子┋电话:0519-69699558   

    苏公网安备32041202001011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