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若愚,巧带班
——《一线带班》读后感
牛塘中心小学 桂雪平
这个暑假,有幸拜读了管建刚老师的《一线带班》一书,一捧起这本带有淡淡墨香的书,我就爱不释手,品在其中,精神也成长在其中。
一线带班的得失与甘苦,那些不该被忽略、遗忘而正被忽略、遗忘的平淡事、琐碎事,在管老师平实而又温暖真诚的文字中一一呈现 。全书共七章,围绕一个“抓”字,将一个老师要做的各个环节的事都事无巨细地写了出来。“开头、家长、时间、作业、基础、常态课、复习”,这些都要抓,还要抓得扎实、有效,讨人喜欢。管老师的《一线带班》有妙招,招招实用。
书中给我印象深刻的地方有很多,就如《抓家长》一章,管老师与家长的沟通细心又充满智慧。
细心在于:开学初就存好所有家长的电话,这看似有些麻烦却重要的步骤,能让一个老师今后的工作开展顺利很多,谁不希望第一次打电话是被人亲切地称呼名字,而不是客气疏远地问你是谁呢?平时拍了孩子优秀表现的照片,一对一传给家长,而且还思考了时间:周三、周四传最合适,这一点小幸福能被放得最大。手机存有座位表,能在与家长的沟通中,快速找到共同语言。还要多感谢后进生的家长,单元考试结束后单独发给考试进步的,哪怕原地踏步的。在班级群不发批评的,批评要一对一地发,利用QQ群还可以开好期中考试前的家长会。这一点着实令人敬佩!
智慧在于:面对一些追求自由、崇尚快乐教育的家长,管老师在书中又给我们提供了沟通的范例。他和自由派的家长谈自由、谈信任。从书法艺术离不开楷书规矩的打底,谈到规矩也是做人的基础。自由的前提和基础是自觉和自律,信任的前提是孩子不任性、有自控力。而信任一个任性、没有自控力、没有规则意识的孩子,那叫不负责任,一直信任下去,那是孩子的灾难!他告诉崇尚快乐教育的家长,作为教育的“快乐”和日常、娱乐的“快乐”是不同的。游戏的快乐、看电影、看娱乐节目的快乐,这是不用教的,而作为教育的快乐,是需要教的。“快乐教育”的 “快乐”,不是生而就有的安逸的快乐、懒惰的快乐,而是要让孩子去感受投入地做一件事的快乐,是要让孩子在做事情的时候克服困难后产生的快乐。家长听了,心服口服。我们读了,也深感受用。
另外,《抓复习》这一章,也让我受益匪浅,管老师的“抓复习”同样细心,但又不乏创新。
细心表现在:他将复习分解在了平时、单元、期中和期末四个阶段。日常进行知识性复习,主要时间是每节课前,复习上一课的要记住的知识。一星期上两篇课文,两篇课文后要有一个小复习,一周一次基本知识“过关”。单元进行整理性复习,一个单元的复习主要依据课后习题、练习册、教参考点。
创新表现在:管老师打破枯燥复习的方法是,老师读题目,学生读答案。复习完两课,学生合上练习册,老师报题目,学生说答案。同学不知道,要假装被“考死了”,别人说出了答案,不知道的同学复述,又再次“复活”。 就这样,管老师用孩子的方式说话和复习,在孩子们的“死”去“活”来中,复习课不再枯燥沉闷,而是变得很好玩。剩下两课,学生自己看,再来考。同时,邀请考试成绩优秀的同学分享经验。期中复习方法,知识点梳理,采访学霸,请学霸写自己的复习心得等。期末则开展自主性复习。在平时的单元测试中,让学生在表格上记录自己的成绩,连续八次成绩优秀的同学冠名为班级学霸。他还允许学生购买“单元重考券”,保证有失误也有补救的机会。期末让这些学霸做组长,组建期末“学霸训练营”。这样的复习,当然行之有效,事半功倍。
读完这本书,我深深地回味了许多,体会到了我们平凡工作中所包含的大学问。开学在即,书中的《抓开学》一章可以派上用场啦!我想,像这样在感同身受中去发现、去比照、去践行,就是最好的成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