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行走在成长的路上
一个和孩子常年在一起的人,她的心灵永远活泼像清泉;一个热情培育小苗的人,她会欣赏它生长风烟;一个忘我劳动的人,她的形象在别人的记忆中活鲜;一个用心温暖别人的人,她自己的心也必然感到温暖。诗人臧克家曾写诗这样评价她——中国教坛的泰斗人物斯霞。寒假里,拜读了斯霞老师的《我的教学生涯》一书,触动良多。
读着书中那有温度的文字,回想自己的教师职业生涯,感慨万千。八年前,我还是一位初出茅庐的大学生,当时怀揣着教育梦想,义无反顾地踏上了三尺讲台。现在,我仍坚定着最初的梦想,不断鞭策自己快速成长,砥砺前行。我认为斯霞老师的这本书值得我借鉴的地方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心怀教育梦,并为之不懈努力
斯霞说:“信念是人生征途中的一颗明珠,既能在阳光下熠熠发亮,也能在黑夜里闪闪发光。本着一切为着孩子的成长,一切为着祖国的未来这样的信念,以及对所从事的工作执着的热爱,再平凡的岗位也可以做出不平凡的贡献。” 是的,既然选择了站立,就要站成一个样子;既然当了老师,就要对得起老师这个称号。
我大学一毕业,就加入了考教师编制的洪流,因为我打心底敬畏“教师”这个神圣的职业,同时又憧憬着能成为其中的一员。考编的辛酸可想而知,一次又一次地刷高考题,一篇又一篇地写说课稿,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我成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我的教育梦有了实现的可能。作为一名语文青年教师,我更是不懈钻研教材,努力备课,认真上课,及时反思。
二、珍惜机会,不断磨砺自己
信念只有在积极的行动之中 才能够生存,才能够得到加强和磨炼。斯霞老师的教育理念正是在漫长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积淀下来的,她的教学思想、教学经验是从一节节课中凝炼出来的,她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既重视学习,又大胆创造,因此她的教育、教学理论和经验,不仅是鲜活的,而且是先进的。
她的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那么作为青年教师,该怎样上好一堂课?如何积累教学经验,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毫无疑问,她的经历告诉我需要不断地上公开课磨砺自己。所以,我紧紧抓住来到身边的机会,主动要求上区级语文课,积极参加区级语文基本功竞赛。先说说我执教区级课《灰椋鸟》的经历吧,开课前,要进行数次磨课,磨课时我总会邀请前辈老师来听,真诚听取她们的意见,然后一遍又一遍地修改教学设计,一晚又一晚地梳理教学环节。最终,这节区级课赢得了听课老师的一致好评。当然,平时的常态课我也是认认真真对待!另外,区级语文基本功竞赛的经历,也让我受益匪浅。暑假里就开始备考,开学以后,笔试、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粉笔字、即兴演讲,编讲故事等等,一轮又一轮,果然机会总是垂青于有准备的人,我获得了二等奖。我欣欣然享受这样的历练,它让我快速成长。
三、关心学生,用爱浸润生命
中国有句古话:“爱人者,兼其屋上之鸟。”老师对学生每一个细节的爱,会被学生内化为对教师的爱,进而把这种爱迁移到教师所教的学科上,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而“乐其道”,因此爱的教育是我们教学上的巨大推动力。
斯霞,这位教坛泰斗,就是把对学生的爱倾注到了每一个细节之中。在她的眼里,学生的成长不只是阳光、雨露、面包和开水就能完成的。他们需要一样与植物和其他动物所不同的东西——这就是火热而真诚的心。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有一颗爱心,一颗炽热的爱心,满腔的热情,用出之肺腑的真爱去教育孩子,以爱的温情细腻去感化孩子,以诚挚的情感去启迪孩子。是啊,孩子们的生命只有得到爱的浸润,才会快乐成长;孩子们成长了,作为教师,职业生涯才有了意义。
四、与书为友,让思想成长
书籍,是滋养灵魂的土壤。斯霞老师的经历告诉我,多看教育教学专著,让自己的思想成长,才能对教育有独特的认识和把握,从而形成自己的教学理念,甚至是教学信念。每学期,我都会钻研一些教育教学专著,撰写读后感,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斯霞老师是一座灯塔,她指引着我继续带着满腔的热忱,坚守教育岗位;《我的教学生涯》是一面镜子,它告诉我继续带着满怀的爱意,温暖孩子的心房。我想,读书动笔的习惯一定要坚持下去。
当然,作为青年教师,我的成长离不开前辈们的指点、提携,更离不开可爱的学生们,因为教学相长!是的,我将像斯霞老师一样,把爱学生当做教育的真谛,不忘初心,继续行走在成长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