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活动,仍然是在龙虎塘第二实验小学,美丽的校园,清爽的环境,精
神焕发的老师,神采奕奕的孩子,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宁老师的课《拼图中的小知识》内容选择生动有趣,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精心准备的教学材料,让人眼前一亮。当孩子们看到磁力片的时候,眼中闪着光,心中肯定满满的探究欲。孩子们在动手操作中,学到了知识,习得了方法,提高了技能。美中不足之处,第一个环节的小结不够简练,有点啰嗦,导致后面的探究出现了同样的问题,孩子们始终把1乘8和8乘1当成两种不同的办法,原因在于宁老师的板书对孩子们产生了误导,其实她只要把竖着的那种8乘1的情况去掉,黑板上只留下一种横着的情况,所有的难题就迎刃而解了。这也向我们提了个醒,板书的设计并不是内容越多越好,而是越精炼,越能凸显本课核心,直击要害,这才是最好的板书。
史老师的课《分数的初步认识》创设了一个十分贴近儿童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分水果。在分水果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分数产生的必要性,经历分数产生的过程,强调“平均分”是分数的本质特征。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分水果的过程中自然而然的产生了要学习一个新的数的需要,产生了积极探究的情感。史老师还十分注重对分数含义的理解,分数的知识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是在整数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的,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对学生来说,理解分数的意义有一定的困难,在对二分之一含义的理解上,她让学生自己说这个苹果的一半是怎么来的,当学生说不出来的时候,适时地加以引导。然后充分放手让学生充分的去探究几分之一的含义。美中不足之处,孩子们的语言表达有点弱,如果在这方面加强一下这节课就更出彩了。
从这两节课中,我也学到了很多。我们经常说回顾反思,到底回顾反思些什么,回顾反思到哪一步,我们心中都有该有个准确定位。比如宁老师的课,在探索8个小方块时,一定要适时总结方法,师生要一起小结解决这个问题就是考虑几乘几等于8,还要把重复的情况去掉,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在探索12个小方块时,就要由扶到放,可以同桌合作一起探究,在强调方法的同时,兼顾学生错误情况的及时处理,这样等到再探究16个小方块时,完全可以大胆放手了,我想这时多次的总结反思之后,学生已经具备了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解决迎刃而解了。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也会加强这自己方面的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