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心得: 李吉林先生曾说,情境教育让儿童在已创设的特定情境中担当角色,扮演角色。角色的转换,使学生忘我地由扮演角色到进入角色,由教育教学的被动角色跃为主动角色。“角色”可以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让学生与学习真正融为一体。走向儿童的习作教学,就是让学生在学习写作和进行书面表达的过程中担当起鲜明的角色,在角色的推动下,获得具体针对的习作知识,充分感受到习作的情趣,并且始终保持着对下一次习作的期待。在交际语境写作的基础理论中,学生的角色定位十分重要。因为角色的存在,学生对习作的好感度会倍增,习作教学会与儿童的天性更加自然的贴合。 现在的统编版教材中,让学生走进习作的“角色”主要有五大类:儿童角色、画家角色、朋友角色、演员角色、超人角色。使传统的习作教学有了新的生机和活力。让教学过程更加浑然一体、让习作训练更加自然、让习作活动充满趣味性。 走向儿童的习作教学,需要扎根于儿童文化之中,用儿童的认知方式教习作。这也是对我们的现在的习作教学的一个新的指引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