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拖堂” 归还自由
——读《上课绝不“拖堂”》有感
中国教育实施素质教育以来,“减负”一直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减负”仅仅是减掉作业量吗?其实不然,“减负”实质上就是减掉那些妨碍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的过重负担,让学生获得更多的主动发展、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空间。因此,教师作为“减负”的具体实施者,在“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同时,不应忽视了上课“拖堂”这一影响学生身心健康,增加学生负担的行为,上课不“拖堂”也应属于减轻学生负担之列,教室上课不“拖堂”就是对学生的一种尊重。
“拖堂”与否,还可以衡量出一个教师的职业道德和教学水平的高低。只要当过教师的,谁都有过“拖堂”的经历。在这里且不说学生对“拖堂”有多反感,但看教师在下课铃声中喋喋不休时,学生多么心烦意乱,就可以知道“拖堂”是多么的不得人心。
《上课绝不“拖堂”》一文,让我意识到上课不“拖堂”的重要性。因为“拖堂”行为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下课短短十几分钟的时间还要被教师占用,且不说学生内心肯定是抗拒的,想来在这一小段的时间里,学生的学习效率也不会高,这也是一种变相的浪费时间,学生本就不多的活动时间还要被教师绑住,对学生的“学习”、“情感”、“生理”都没有益处。所以,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有较强的时间观念,不以任何理由占用学生的活动时间,否则,这就是某种程度上的不负责任。更不应该顶着为学生好的理由,私自占用活动时间,给学生造成不必要的困扰,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避免“拖堂”行为,给学生足够的自由空间,为他们的身心健康奠定一定的基础。
没有哪一位学生不向往窗外“自由”的空气,那何不利用课后的时间放他们回归“自由”呢?与同学和老师分享自己的小秘密,读一读自己爱看的课外书,画一画还未完成的美术作品……多么和谐而美好的画面呀!相信在这样的氛围下成长的学生定然会收获更多的快乐与美好。
让我们拒绝“拖堂”,归还学生自由吧!让他们的学习生涯不仅仅是与课堂为伴,让课后的美好生活成为他们生活中的自由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