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班主任是天底下最小的官,却做着最复杂的事情;有人说,班主任是个升级版的保姆;还有人说,班主任不能只是一只辛勤的蜜蜂,还要心中有天空,眼中有目标,手里有分寸,脚下有土地。“班主任”这个光荣而伟大的育人身份,大部分教师都“敬而远之”。但是有一小部分班主任却做得得心应手,与学生融为一体,班级管理井然有序,不亦乐乎。这是为什么呢?真的只是责任心的不同吗?
最近读了魏书生老师写的《我是这样做老师的》一书,里面魏老师讲述的他做班主任的点滴工作,我看到了一个具有领导力的班主任。什么是领导力呢?哈里图鲁门曾把领导力定义为:让别人做他本来不一定想做的事情,而且喜爱这样做。领导力其实就是领导者给予被领导者的正向作用力。将这个定义引申到班主任工作中来,既可理解为班主任的领导力:让学生摒弃诱惑,做对他发展有利,但却不一定有意义的事情,而且喜爱这样做;给予学生正面的引导,教导他们辨别是非善恶,了解什么可以,什么不可以,从而得到身心全面发展。这样班主任带领学生团队并与学生团队交互作用,从而实现班级发展目标的能力。
魏老师,带领学生想办法找到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书中有这样一个事例:某个夏天,教室里很热,几个胖子,一边流汗,一边听课。突然外面刮起了大风,吹的门哐当哐当的响,搅得大家心烦。李威娜同学因为承包了教室的门,所以走过去把门给关上了。魏老师问:“难道风大时,让门不出声音只有插上门一种办法吗?老师常说每件事都有100种做法,明天请你把这个问题解决了:刮大风时,门要开着,还不让门发出声音。一种办法还不行,还要写出10种办法。”书上并没有写李威娜同学是如何想到10种办法的,但是第二天,她的确拿出了10种办法,而且自制了一个方木的卡槽,把门固定住了。
魏老师发现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够完美时,不责骂学生处理的不合适,也不教学生应该怎么做,而是智慧的让学生自己去想办法解决,这看似是一种“懒惰”的行为,其实蕴含着大智慧、大胆量。学生的能力,要在实践中、在练习中提高。每一个看似烦恼的问题,其实都是一个机会,一个提高学生能力的机会,这时班主任要敢于放手,要相信学生。用自己的领导力,引导学生掌握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做,学生更自己,其他同学也会更信服老师和这个学生,有利于班级工作的开展。
魏老师,用先进的思想引领学生前行。魏老师坚持订阅《外国教育动态》杂志,经常向学生介绍上面适合学生的内容。魏老师坚持给学生们读外国孩子的作文,利用国外学生的事情,来扩大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境界,让他们知道国外同龄人是如何做的,从而在对比中,更好地规范自己的行为,配合班级管理和教育教学改革。
如果老师要交给学生一杯水,老师自己就要有一桶水。教师有心,便处处皆学问,信手拈来即可育人。作为班主任,不要强硬的告诉学生你要怎么做,可以用适合学生年龄段的故事、时讯,来引导学生。让班主任成为一个博学的人,当你的某方面的博学,引得了学生的敬仰时,你的领导力又上了一个台阶,你有了人格魅力。
魏老师,有实践智慧的班主任老师。魏老师一直追求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需要班主任拥有智慧,做到最高境界的“放手”。魏老师的班级里,有个常务班长,这个班长负责班级的大小事情,而这个常务班长的选择,充满着魏老师的实践智慧。常务班长要求:一有组织能力,二心地善良,胸怀开阔,三头脑聪明,思维敏捷。怎么挑选呢?魏老师先注意发现上学放学生后都有一些学生跟着的孩子王,这样的学生一般都有组织能力,所以才成为领袖人物。在注意从发现的几名领袖人物中发现心地善良,胸怀开阔的。领袖式人物有两类,一类凭好心凭帮助别人,凭能容忍取得微信,这样的微信能够长久。个别学生也有平逞强霸道暂时吓住了几个人,似乎也有一定的危险,但难以长久保持住自己的微信及时保住,他也活得很累,和好同学的关系总处于紧张状态。在心地善良的领袖人物中再比对一下,谁的头脑聪明,思维敏捷。
这样一个挑选的过程,是一个班主任领导力的充分体现。每一个优秀的班主任都会打造一支得力的班干部队伍,但是什么样的学生适合什么样的岗位,班主任不能仅凭感觉,还要有扎实的理论分析基础。这就需要班主任有一定的心理学知识。人的能力分无法改变的天赋和可以后天培养的技能。班主任用自己的经验、理论知识,挑选可以当班干部的学生,最重要的还是要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来锤炼班干部的能力,所以,好的班主任,有过硬领导力的班主任,能做到知人善任。
班主任,是一个管理者,制定一个目标,用夯实的理论知识提高自己的领导力,让自己的班主任工作更得心应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