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登录
首页 走进牛小 新闻中心 工作指南 教育科研 德育纵横 党群工作 班级网站 专题网站
栏目列表
 
 
快速连接
 
 
最新更新
 
牛塘中心小学校长 陈子 01-19
常州市骨干教师 黄曙英 12-29
武进区学科带头人 吕青 12-29
武进区学科带头人 周小… 12-29
常州市学科带头人 蒋丹萍… 12-29
 
  首页 >>教育科研>>校本研修>>学习心得>>文章内容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
发布日期:2020年07月02日     点击次数:      作者:冯蕾     来源:本站原创

探究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

------做懂得倾听,懂得沟通的老师

摘要:

如今增进学生核心素养已经成为国内外教育界的热点话题,学生在全面发展的过程中应该具备的是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而研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适应世界教育革新发展的趋势,增进学生核心素养能够提升我国教育事业的竞争力,让学生全面发展,适应社会。在阅读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过程中我所体会的是要做一个懂得倾听学生心声,善于沟通的老师。

关键词:倾听 沟通 修养

站在三尺讲台,老师究竟是什么人?在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里没有较为明确的叙述,在他的教育素养里面有三个方面中能让我们清楚的知道作为一名老师该具有什么样的能力。一是教师需要对学科素养有所了解。二是,教师需要掌握较为扎实的心理学。三是,教师需要有语言修养。这三点结合所能够告诉我们的是教师是一个可以和学生有效沟通,拥有良好修养,对专业知识有深刻掌握的人。其实,更进一步讲,教师是影响学生的“重要他人”。那么,如何扮演好这个角色,就需要我们做懂得倾听,能够和学生有效沟通的老师。

三尺讲台梦的舞台。对于很多教师来讲选择职业是源自于最初的梦想。在我看来这不仅是梦更是一种德行的坚守。我们希望可以融入学生的世界,可以培养学生成为祖国栋梁,这种理想抱负和现实课堂结合在一起所让教师养成的是一种“期待学生更好”的一种情怀,这种情怀往往掺杂课堂的严厉,课后的关怀,这就是教师的操守,这也是教师的德行。一个教师必须严厉和关心并存,立足课堂要做学科的引导者,要做能够在学科促进学生学习的人,把老师讲得内容变成学生自己的,这一点非常重要。

在研究《给教师的建议》的过程中我发现我们所能够做的是和学生要有深度沟通。一位老师不只是要做一个很好的倾听者,在课堂中还应该知道如何正确的引导学生。做一个懂得倾听和交流的好老师《当代“小先生制”课堂教学个案研究》里面说:“我们要让教室里的学习成为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尊重,每个学生都能放心地打开自己的心扉,每个学生的差异都得到关注的学习。”这也就就是说作为老师应该懂得去理解学生的优缺点,然后针对他们的不足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导。大众教学的一种模式的讲课方式是让学生从反复的读书中自行领悟文章的内涵,也可以体会笔者的情感,所以老师在语文课堂中让孩子去诵读,是因为我们想要让他们通过反复诵读的方式来让他们理解文章,然后提出自己的观念,这就是一个理解的过程,这也是一个倾听的过程。让孩子在阅读中明白文章的脉络,甚至是在课程的讲解过程中也是以阅读的形式为主,但是我们必须清楚现在的学生他们的思维,因为年龄的限制,或者说是阅历的不够,所以他们的思想还并不够成熟,很多时候我们觉得非常容易理解的东西,他们就想不到也琢磨不透,只能分析出一些皮毛,甚至是理解出一些毫无关系的内容。这时候就需要教师扮演一个至关重要的角色,那就是引导者,在教师的讲解中让学生更深一层的理清知识脉络,能对于语句进行理解与分析,这个往往就是教学的重难点了。

那么,在可以和学生沟通的背后,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如何去提升自己的能力呢?其实,教师工作包含的内容很多,我们提高自身素质,同事我们也要提高学生素质,要真正的做好服务工作,一方面要需要提升学习能力。学习能力是基本的竞争力,而作为教师提升学习能力是需要注重学思结合,是需要注重创新方法的应用。在强化学习能力,提升竞争力的基础上,我们要做的是习惯性的应用创新方法。要能够做好学习转化力,以加强个人能力。

另一方面是加强管控能力。我们要及时做好工作疏导,部署工作,提高执行力,尤其是要在精细化管理的道路上持续纵深。要能够通过过程管理来提醒做好监督,凝聚担当力。在树德育人的过程中结合自己现实生活中的事例去分析周围的孩子,从心灵的角度出发结合孩子的家庭,感受他们的内心世界,这样我们能够明白何种方式更能够让孩子接受,在教育的过程中也不会受到孩子的反抗,这是基本的教学内容,也是所有教师需要学习的重点。青年教师的成长不仅在教学方面要有所体现更是要结合实际情况真真正正的做实践先锋。

教师要引导学生,帮助他们去了解课程重难点,并且纠正错误点,这就是老师所需要扮演的角色。事实上,我们从《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我们可以发现,其实我们去探索课堂的教学方式的根本原因就是为了能够让学生能领会更多课堂内容,能够举一反三,上善若水,厚德载物。教育是为了我们的学生能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什么是教育?教育的灵魂是关爱学生。如何才能够真正的做到教书育人,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我们更重要的是传递一种方式,更多时候夸奖声比批评声更能够激发孩子的前进的动力,用心付出才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温暖,用爱唤起孩子的上进心,才能引发孩子的积极性,从而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无论是探究学科教学方式还是提升学生成绩我们都需要基于学科核心素养来探讨。语文的核心素养究竟是什么?是能够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还是最终去让学生能够独立的完成文章的写作?其实我觉得二者缺了谁都不完整。不管是阅读还是写作,很多时候它们都能够让学生了解自己在学科上的掌握程度。在学习过程中从阅读到自行的写作需要的是时间,在写作过程中也需要阅读的支撑。

其实,在阅读《给教师的建议》过程中我们所能够学到的就是在这个课堂进程中去把我一个度,就是关键点,不过分的要求学生,而是懂得倾听,懂得引导,能够做一个善于倾听,懂得指导的老师。不是什么干巴巴的那种“填鸭式”的课堂进程,而是有趣味儿的授课过程。让学生明白,这个老师是能够了解他们内心的。试问,学生愿意融入一个无趣的,被强迫的课堂,还是融入一个以学生为中心的,一个在不断完善,在不断改变的课堂呢?答案一定是后者,那么一个好的课堂就是学生自然愿意融入这进程中来的这个课堂。

一场课堂革命,一场教学革命我相信苏霍姆林斯基真正想告诉你的是,作为教师,我们不能忘记我们是学生的听众和向导,我们还需要做的有很多。固然在教学中我们不仅是要让学生理解文章,归纳内涵,更重要的是希望当他们有一天脱离了老师,可以自己作总结,自己学习。那么我们努力的方向就是:在倾听学生内心的同时要注意引导学生,让学生自己明白过来如何用文字表述自己的内心,这是关键之处。

作为教师必须时时刻刻记得培养学生需要耐心,上好一堂课首先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在课堂上要懂得随机应变,牢牢的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带好课堂节奏。学生真正需要的是可以引导,懂得沟通,能够促进学生成长的人。沧海一粟,时光匆匆,我们所学习的知识会传授给更多的学生,作为教师我们也将用爱守护,伴学成长。

参考文献:

1]肖川.给教师的建议[J].福建教育:学前教育(C版),2015:1.

2]叶红艳.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简析[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7(5)

3]杨再淮.苏霍姆林斯基给新教师的建议及启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08):97-98.

4]《当代“小先生制”课堂教学个案研究》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牛塘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校 长:陈 子┋电话:0519-69699558   

    苏公网安备32041202001011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