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登录
首页 走进牛小 新闻中心 工作指南 教育科研 德育纵横 党群工作 班级网站 专题网站
栏目列表
 
 
快速连接
 
 
最新更新
 
牛塘中心小学校长 陈子 01-19
常州市骨干教师 黄曙英 12-29
武进区学科带头人 吕青 12-29
武进区学科带头人 周小… 12-29
常州市学科带头人 蒋丹萍… 12-29
 
  首页 >>教育科研>>校本研修>>学习心得>>文章内容
 
从《麦田里的守望者》看教育回归
发布日期:2020年07月02日     点击次数:      作者:杨雨烨     来源:本站原创

 大学时期就买了这本书,翻阅过几次,却从未能够坚持读完,趁着寒假的闲暇,我又拾起了它,而终于这一次,我耐着性子看完了。

《麦田里的守望者》是由美国作家杰罗姆.大卫.塞林格所作。第一次看到这本书的名字时便被他吸引了,其一是因为它的名气,简简单单这几个字就有一种“未见其书,先闻其名”的魅力。在我看来一本书之所以能够闻名遐迩肯定有它的理由,不是故事内容便是作家的写作语言。其二是因为它的名字,中文版的翻译实在是会让人产生文艺的情愫,“麦田”和“守望”这两个词实实在在抓住了我的眼球,让人仿佛置身于蓝天白云下,静静地眺望着不断随风翻涌的金色麦田。然而,书中的内容却并非如此。

说实话,即使看完了整本书,我还是不能够好好的将这本书与这文艺的书名连接起来。整本书讲述的是一个十六岁的叛逆少年——霍尔顿,在因为挂科被学校开除之后,从学校到社会再回归家庭的几日游荡生活。虽然只有几日,着实狠狠批判了纽约社会的现实状况,“假模假式”成为了这个社会的一种象征。霍尔顿作为一个内心追求纯真的少年,极度反感这个社会,他所想要的生活是站在麦田里,守护着在麦田里自由玩耍的孩子。

“麦田”在我看来是一种未被侵蚀的社会,当然如果延伸到我们的教育上来,我想那是一种回归本真的生长型课堂。

随着经济时代的飞速发展,学校教育也越来越急功近利,在单纯的校园环境中弥漫着一股工业化气息,分数线,升学率这些刺人眼球的字眼深深扎痛了教育者的心。孩子本是一个个纯真的灵动的个体,教育本是师生之间的生命互动,可是在这种利益熏心的氛围中,题海式的课堂还是会不间断的出现在学校中。在题目、分数面前,孩子们还有他们的童年吗?

当然课堂下的另一个极端就是那种表演式,走秀式的课堂。在公开课的时候,为了课堂效果,我们往往会筹备几天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在课堂中通过一系列花哨的形式让课堂的氛围变得积极热闹,从而展示自己的一番教学成果,然而看似气氛热烈的师生互动的课堂中,学生在这节课中真正学到了什么呢?

“麦田”它容纳了土地的朴实无华,但它不仅仅是一片土地,它所孕育的还有那朝着天空奋力生长的麦子。“麦田”如此,课堂亦是如此。我们需要将教育回归本真,回归自然,回归天性,又要在这基础上让我们的小麦穗们不断成长,不断发展。这是一个看似矛盾却又相通的理念,只有一块最适宜的土地才能培育出最丰硕的果实,只有最本真的课堂才能让孩子们真正生长。

“守望者”是一种期待,作为教育者,我们对孩子们需要有期待也要有等待。教育从来不是一触而就的事业,需要细水长流的呵护。进度过快,学业负担过重,都是我们当今教育的突出问题。弯下腰来平视我们的学生,他们有自己的思维,自己的世界,一直高高在上的成人视角只会让学生麻木的接受,那不是学习,是注射。

霍尔顿希望成为“麦田里的守望者”,守护者童真的孩子们,我们也希望成为“守望者”,在教育的麦田中,悉心的守护我们的学生,让学生在我们最本真的课堂中自然成长。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牛塘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校 长:陈 子┋电话:0519-69699558   

    苏公网安备32041202001011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