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亲密关系》有感
在爱与被爱的过程中,我们都曾经经历过痛苦、恐惧,也体验过狂喜与极乐,我们渴望建立真挚的亲密关系,却又害怕再度受伤。曾经我们以为只有双方努力,才能挽救一段关系,却不知道单边改善也能让我们抵达灵魂关系的彼岸。原以为亲密关系中的争执不过是源于性格不合或不爱,却不知其隐藏着童年的需求。
亲密关系问题的真正根源像个无解的谜,我们为什么非他不可的背后,其实有着不为人知的目的。有人也许会诧异,但事实上所有亲密关系的问题和挫折都为了这个目的而存在。
表面看起来,我们似乎只是孤单或者渴望能有人分享我们的喜怒哀乐,但事实上每段关系的背后,我们的灵魂都指引我们去体验灵性上的满足。可以说,朝夕相处的亲密关系是高层级的“灵魂关系”的第一阶段。现在我们来了解所有人际关系共同的必经阶段及其原因,并找出一种简单又自然的方法来克服障碍,向更高级的“灵魂关系”迈进。
在亲密关系中的两个人,一开始是相互吸引,然后再一步步碰撞出浪漫的火花。我们一生中遇到的人成千上万,为什么恰恰是“那一类”人夺去了你的心神?是一见钟情、化学反应,还是寂寞?然而所有的事实证明,开始和维持一段亲密关系背后的真正动机,其实在于需求。这个主要动机构成了人与人之间的“吸引磁场”
在孩子努力寻求归属感时,他们很快意识到,如果想要永远被爱,并成为父母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最好的办法就是证明自己有特殊价值。于是“想要变得特别”的欲望就诞生了,而这一欲望正是激发我们浪漫情怀的主因。
如果一个孩子在童年时,没有得到来自父母关于归属感的感受以及确定他对家庭很重要时,他就会在一生中不断地去寻找谁能够给他带来这样的感觉。
幼时的需求是你幻想梦中情人的根源,你相信这个梦中情人会满足你所有的要求。随着年龄的增长,梦中情人的要求会变得越来越复杂,你的期望会越来越高。你会以梦中情人所拥有的特质作为寻觅伴侣的准则,在潜意识中你把准情人和梦中情人最相似的作为你追求的目标。然后就着手将那个人塑造成我们心中的理想伴侣。
如果我们执着于期望和要求,那么,我们寻觅真爱的任务会失败。你终究会发现,你的需求永远不会得到满足,因而感到失望,甚至愤恨。如果你感到愤恨,那么代表你进入到亲密关系的第二阶段——幻灭阶段。
在亲密关系中,有很多“墙壁”包围着我们,要解决问题,必须要先跳脱问题的框架。要先突破自己的认知,要先知道自己的问题所在。没有什么问题是大到爱无法解决的。就是一切的东西,只要你用爱来对待,用爱的方法来解决他,就一定能解决这个问题。
这个世上没有什么天生一对,最般配,也没有人能永远活在火辣、热情、浪漫的亲密关系中,但我们能在亲密关系的旅途中,学习面对自己最好以及最糟的特质,学习接受和放手,最终找到通往爱和幸福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