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登录
首页 走进牛小 新闻中心 工作指南 教育科研 德育纵横 党群工作 班级网站 专题网站
栏目列表
 
 
快速连接
 
 
最新更新
 
牛塘中心小学校长 陈子 01-19
常州市骨干教师 黄曙英 12-29
武进区学科带头人 吕青 12-29
武进区学科带头人 周小… 12-29
常州市学科带头人 蒋丹萍… 12-29
 
  首页 >>教育科研>>校本研修>>学习心得>>文章内容
 
在观察中学习
发布日期:2020年07月01日     点击次数:      作者:许玉怡     来源:本站原创

随着教育部对课程标准的重新修订,小学科学这门课程的课程性质也随之发生了变化。这一变化使得原本只重视知识目标的科学课变成了一门开放、综合的实践性课程,同时也秉承了素质教育的理念。小学科学是一门培养学生们科学素养与能力的重要课程,而科学观察能力更对学生们能力的发展与成长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黄婷老师曾在文章中说过“科学探究中,观察是必不可少的。”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小学生正处于对外界充满好奇,但又极易分散注意力的特殊时期,在这个时期教师可以采取由浅入深的教学策略,通过实验、游戏等手段培养学生们的观察能力为学生们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环境,逐渐引起他们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耐心。比如在教学《固体和液体》这一单元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们按照从容易到困难、从少到多的顺序进行固体和液体的观察,引导学生们发现固体和液体的特征。教师可以出示生活中最常见的如杯子、石头、面粉、饮料、水等物品作为例子,让学生观察,此时学生们可以很快地分辨出杯子、石头这种是固体,饮料、水这种是液体。接下来,教师加大难度,提出“牙膏、活好的面是固体还是液体呢?”这一问题,此时学生会开始静下心来思考,有的学生会认为是液体,有的学生会认为是固体,也有少部分学生会认为它们是混合体,既不是液体也不是固体。最后,教师开始让学生们更细致地观察每个物体并再次提高问题难度,让学生观察并描述以上这些固体有什么共同特点呢?而液体又有什么共同特点?学生们逐渐开始耐心地观察并思考,他们会发现这些固体的物体都好硬啊,有的也不透明,形状也各式各样的。而液体的那些物体会流动,形状根据装液体的东西会有不同的变化。最后教师根据学生的观察和思考做出总结:“固体往往具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是不流动的。而液体就不同啦”。但是,小学生的维持耐心时间有限,要想让学生们长时间保持观察积极性就需要教师采取各种不同的教学手段来维持学生的兴趣,比如通过多媒体的方式让学生更直观的了解固体液体的特点,将自己观察到的特点写下来与周围的同学进行交流讨论,让学生逐渐找到观察的乐趣和成就感。

由于小学学生的思维随意性与多维性较大,而作为一种感知活动的观察能力的培养更具有一定的难度性。因此,观察能力的培养不应局限在课本知识点的教学中,而是应该将课程内容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可引导学生们积极参与、主动探索

比如在进行研究土壤这一单元的教学时,教师可以提前提出让学生在家的周围观察并挖取一些土壤带到教室里,让学生们再一次仔细地去观察:“同学们,我们现在手中有不同的土壤,大家一起来观察一下土壤,发现所有土壤中到底有什么吧。”学生们拿出自己采集的不同的土壤做出实验,这一次的认真观察学生发现了土壤里还有动物的小毛、小石子等很多杂乱的东西。这比他们在家中以玩耍为目的而观察时得到的结果更全面了,学生们会觉得有惊喜,从而观察得更投入了。紧接着老师可以提供纸巾、水、烧杯等材料,学生利用这些材料,通过小实验,自己动手后有所发现:“我用卫生纸包住土壤进行挤压后发现卫生纸湿掉了,土壤中有水!”有的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生活经验得出:“我们烧泥土后发现它的颜色变了,有种干巴巴的感觉,土壤中一定有水。”也有的学生发现“把土壤放进有水的烧杯,我们能发现有气泡冒出来这些有生活息息相关的科学实验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实验观察过程中能更加的细致专注。

兴趣的激发只是基础,有效地观察方法才是关键。观察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会对观察的结果和观察的效率产生影响。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良好的观察技巧与方法,才能够协同运行多种感官,全方位地实现观察过程高效化。黄婷老师曾经提出过两种针对小学生的观察方法。一是直接感官观察法。直接感官观察法,需要学生用眼睛、鼻子、耳朵等感官直接对观察对象进行观察。比如在教数星星这一课时,教师借助手电筒为学生们营造自然的环境。在教室里,关上门窗、电灯并拉上窗帘,模拟黑暗的环境,然后让学生们打开手电筒投到天花板上,模拟出自然中的星空。接着就让学生自己观察,并将观察到的结果在班级里讨论,学生们会发现:星星有大有小他们的光的亮度不一样。对于星空,对于小学生来说太过遥远,因此教师充分利用不同的感官让学生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二是比较观察法。同样以《数星星》为例,接下来,教师可以拉开窗帘让阳光透进教室,继续让学生观察此时学生会发现星星好像看不见了。教师继续引导学生手电筒光束的位置,学生们会观察靠近太阳光的星星亮度会减弱。通过前后对比观察发现光线越强,星星亮度会光线越弱,星星亮度会越强。

学生除了要能够运用各种观察方法之外,还要将自己所观察到的结果记录下来,养成写观察记录的习惯。周雪老师曾说过,写观察记录,有利于锻炼学生灵活准确运用文字和符号,有利于学生及时、生动、准确地把观察到的现象表达出来。一个事物,一种现象,只有进行多次的观察,才能准确地掌握它的实质,每一次的观察记录,其实就是在积累原始的数据资料,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勤观察、多思考的学习习惯和严谨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比如在《肥沃的土壤》的教学中,教师在完成课堂教学之后,可以布置一个课后实践活动——制作肥料袋。要求学生用文字或照片的形式在教师发的记录卡上记录下自己的观察内容,特别是在每周一次打开肥料袋后,对自己制作的肥料袋的变化进行详细的观察并做记录,体会每次观察结果的不同。一张小小的记录卡增加了学生在记录时变得有种仪式感,无形中使学生对科学实验变得更有使命感和责任感,对科学研究更感兴趣了。

在学生观察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观察的评价也很重要,适当的评价会对学生产生积极正面的影响,相反的,不当的评价会对学生造成负面的打击。小学生对事物的观察正处于学习摸索的阶段,难免会出现观察结果不全面,思考过于简单的情况。在这个特殊的时期,教师不能将自己的思维方式强加于学生,更不能否定学生的发现,打击他们的自信心。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假设,不论他们的猜测是否正确,都不应给予批评和否定,要给予学生更多的思考交流的空间,应以表扬、鼓励为主的评价方式对每一位学生都表现出充分的尊重和肯定,这样学生才会在科学的课堂上摆脱定式思维,通过自己的思考和探索得出许多意想不到的答案,真正的学会如何学习科学,这才是观察最本质的意义。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牛塘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校 长:陈 子┋电话:0519-69699558   

    苏公网安备32041202001011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